漢沽:農墾小城綻新顏

城區全貌

修葺一新的時代廣場

建設中的瑞鳳公園

棚戶區改造項目瑞鳳小區和改造前八隊的老房子

棚戶區改造項目瑞鳳小區和改造前八隊的老房子

路網改造前後的光明路

路網改造前後的光明路

公交車行駛在鄉間小路

俯瞰臨津產業園

孩子們的童話世界——漢沽第一幼兒園 本版攝影 王志桐 陳玲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寶東 菖鸝 武文新 陳玲)曾幾何時,提起漢沽,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總是荒涼的灘塗、坑窪的土路、低矮的紅房子。可今時今日,行走在漢沽管理區城鄉,但見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一棟棟老舊的房屋粉刷一新,一條條平坦的道路四通八達,一座座廣場充滿歡笑,處處呈現出一派賞心悅目、綠色宜居的喜人氣象。

近年來,漢沽管理區堅持以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爲抓手,重點實施產業聚集、園區提升、城鄉建設、生態治理、綜合改革、惠民實事“六大工程”,推動生態、宜居、魅力、繁華新漢沽建設再上新水平。

巨大變化羣衆點贊

“光明路雖然是城區主路,可過去一直坑坑窪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哪像現在,又寬敞又平坦,看着就舒心”。驅車沿着光明路繞行漢沽城區,同行一位土生土長的漢沽人無限感慨地說。近年來,漢沽管理區以“村村通油路、打通斷頭路、形成多出口、實現多回路”爲目標,加大城鄉道路建設力度,先後完成了振興路、乾渠路、張尹路、運河路等多條路網建設,打造了暢通、便捷、安全、優質的城鄉交通網絡。

道路右側,修葺一新的時代廣場分外引人注目。雖是初冬時分,天氣漸冷,但廣場上卻熱鬧非凡。年邁的老人三兩成羣坐着曬太陽,年輕的媽媽推着嬰兒車悠哉散步,淘氣的孩子開着電動汽車兜圈子,每個人臉上都滿是笑意。“別看我們這廣場不大,人氣可足着呢,大夥空閒了都愛來這兒待會。”家住附近的王大爺樂呵呵地說。

再走不遠,就是正在建設中的瑞鳳公園,由建築垃圾自然堆砌而成的假山已然成形,周圍遍植千餘株綠樹。據悉,該項目佔地面積45畝,計劃投資3300萬元,於2017年11月開工,預計年底完工。園內搭配建設入口廣場、步道綠廊、瀑布景觀、中心廣場、童心景觀等五個景觀區,不但能夠滿足居民戶外活動需求,還能有效阻絕緊臨高速帶來的車輛噪音。

公園對面,農墾博物館也在緊鑼密鼓地加緊建設。館內東側爲農墾博物館,作爲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農墾文化的場所,西側爲城市規劃展覽館,主要作爲展示城市形象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漢沽管理區堅持以“打造繁榮舒適、宜業宜居、環境優美、獨具魅力的特色現代化小城鎮”爲目標,進一步加強綠化、環衛、市政、城管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職責明確、分工有序的城鎮管理運行機制,促進各項工作有效開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民生實事常抓不懈

瑞鳳公園隔壁,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新樓房,那是管理區重點惠民實事工程——棚戶區改造項目瑞鳳小區,總佔地面積117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3億元人民幣,共建設21棟1068套安置房,目前已完成分配。這些住戶,原本分散於管區邊遠村隊,房屋破舊,巷道狹窄,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漢沽管理區把推進棚戶區綜合改造作爲促進民生福祉、改善人居環境的關鍵着力點,以“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規劃、最好的質量、最好的配套”的理念推進棚改工作。此次棚戶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配套實施了醫療衛生、公共文化、交通道路、體育健身等項目,有效改善了羣衆住房條件。

作爲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小區周邊幼兒園、小學一應俱全。佈滿彩繪的圍牆、蘑菇鉛筆造型的門柱、五彩繽紛的運動場……來到漢沽管理區第一幼兒園,就像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這座新建的幼兒園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資2800萬元,今年6月高標準通過河北省示範性幼兒園驗收。與之毗鄰的漢沽管理區第一小學,佔地近60畝,建有教學樓、藝術樓、食堂、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等教育教學設施,今年又新建了綜合樓,硬件教學設備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先後榮獲“河北省素質教育示範校”“河北省特色文化品牌實驗學校”“河北省校本課程實驗校”等多項榮譽,是全市開發區、管理區序列中惟一的“唐山市首批名校”。

從學校出來,正巧碰見一輛滿載乘客的公交車從眼前駛過。“有了公交車,去哪都方便,又便宜又安全”。公交站點,一位等車的大媽由衷地說。以前,該區境內一直沒有公共交通,羣衆出行全賴自發的出租車市場,成本較高,安全隱患嚴重。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快速推進,城區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新興小區陸續落成,漢沽管理區適時將公共交通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從2015年起正式啓動了公共交通系統建設,2016年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全區範圍內規劃開闢了5條公交線路,基本涵蓋管委會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居民小區、村隊、商場、學校、醫院等主要地點和人口聚集區,極大方便了羣衆出行。

同樣馬不停蹄加緊改擴建的還有污水處理廠。漢沽管理區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爲最大的民生事業,持續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城美的良好環境,實現城區及工業園區污水全部入廠處理、生活垃圾全部外運、城鄉綠化全面覆蓋、河流治理全面加強。“二期擴建工程完成後,污水日處理能力將由過去的2000噸增容到6000噸,有效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廠長徐建平介紹說。

堅持從羣衆最需要的地方抓起,從羣衆最關注的事情做起,漢沽管理區在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以發展成果更多的惠及於民爲目標,使人民羣衆得到更多獲得感。

園區建設成果豐碩

沿着通達的道路往返於漢豐、臨津兩大產業園,注視着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的廠房,感受着一派熱火朝天的創業激情,真的很難想象這裏多年前曾是滿目荒涼的不毛之地。

經過三年的建設發展,臨津和漢豐產業園整體配套設施煥然一新,項目入駐初具規模。漢沽管理區堅定不移地朝着“五年大發展”的既定目標前進,全面提升園區建設發展水平。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正是重要舉措之一。

該區以確保項目簽約即可落地開工爲目標,嚴格按照新“九通一平”要求,重點加強園區配套設施建設,採取多元化的融資形式,切實保障建設資金需求。年內全面啓動園區圖強道西延、新興道西延、和暢路北延、鐵西路北延、開放道西延、梧桐道南延、漢鋼路、富強道、百祥路、製冷園規劃路、傢俱園二期十字路、東風北路12條道路建設,啓動臨津產業園污水處理廠、110千伏變電站、雨水泵站及漢豐產業園供水泵站等關鍵性工程。進一步完善園區總體水電用量需求、線路路由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及時保證項目臨時和生產、生活需求。同時,同步推進通訊等各類管網建設,切實完善園區各項配套設施,有效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依託園區的良好環境,傢俱生產研發銷售、商用廚具、新型建材、現代農業等八大產業集羣累計聚集項目118個,總投資290億元,金聯路橋、玉晟鑫石油鑽井平臺配件等30個項目具備生產條件或投產運營。

宏偉藍圖催人奮進,未來使命任重道遠。漢沽管理區上下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讓昔日的農墾小城煥發新容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