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二胎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預備孕育老二。

可在決定生二寶之前,作爲有備無患的現代人,我們還得多瞭解一下一家兩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以便在育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有人不服了,這還用瞭解啥,老人們早就說了“老大蔫巴巴,老二又壞又滑頭”。

可這種說法到底是自然規律呢?還是和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呢?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俗話說的面紗。

其實,早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就有着大量的實例證明了這一論點的命中率。

比如:三國時,曹操的兒子們。

老大深得曹操的喜愛,於是企圖培植老大擁有自己的地位。

可老大命短,於是就將視線投放在了曹植和曹衝身上。

但作爲被夾在老大和弟弟們中間的老二曹丕,既充不了老大,也裝不了老小,除了依靠自己所謂的又壞又滑頭,他還能靠得上誰。

細數歷屆皇室中,老二通過自己的努力、手段上位的例子比比皆是。

也正是因此,就有了民間各個地區的那些老話,其大意所差無幾:老大老實,老二滑頭或者老大傻,老二壞等等。

事實上,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可並不能以一蓋之所有。

還需要同時參考以下幾點因素:

1.父母的經驗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我們的性教育起點很低。很多女性甚至還停留在對性與生育完全無知的狀態。

如果恰好此時,你結了婚、生了子。請問你不茫然嗎?

僅僅將孩子的撫養寄託給有經驗的老人,能解決得了教育上的根本問題嗎?

那好,在完全懵懂中摸索着養育孩子的你,在不斷的磨礪中成長,但作爲陪練的老大可能就成了家庭的希望品,好多孩子由此喪失了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有些 孩子可能因爲父母的嬌慣而變得懦弱而單純。

恰好,老二出生了。

有了帶老大的經驗,父母更放的開手,更尊重自然賦予孩子的天性。於是既有哥哥、姐姐這樣的榜樣模仿,又從小學會了察言觀色,鑽老大和家長之間空子的老二,越學越精,越變越“壞”。

2.情感投注

老大的出生是孤單的。

當他們突然有了老二的陪伴時,他們是欣喜的、快樂的,也是珍惜的。

這種情緒,是老二用一輩子也不會領悟到了。

而老二可不管這些,他會利用老大負責任、任勞任怨、具有奉獻精神的特點來作爲自己的平臺。

這沒有對錯之分,就好像一對戀人,一方越想牢牢抓住對方,對方“流”走的越快。

日積月累,很快一大一小的性格就在這樣不斷的摩擦中,穩定下來:老大待人,越來越實誠,而老二待人則越來越利益化。

由此可見,如果作爲家長,你想要突破這樣的“俗話”怪圈,完全可以從以上這兩點着手加以修正。

時代不同了,我們在做父母前,完全可以通過看說,查找治療,甚至是親子體驗帶娃等手段來彌補我們對一切未知的缺陷,爲了讓我們的老大、老二都又精有靈,無論是當媽的,還是當爸的,都應該爲此好好下下功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