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身體殘疾,但我從不以爲自己比正常人差;通過自己努力,我就不信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是來自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河南省炳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員工楊利經常說的一句話。

1989年11月,楊利出生在浚縣善堂鎮康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楊利的出生給全家人帶來了歡樂,父母更是視爲掌上明珠。當時楊利長着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對迷人的小酒窩,大人一逗就笑,笑時的小酒窩那才叫一個美,十分招人喜歡。

天有不測風雲,在小楊利8個月大小的一天晚上突然發起了高燒。父母立即抱着楊利到村上的衛生室,醫生看過後給楊利打了退燒針。可是到了第二天,楊利依然高燒不退。於是父母將楊利送到善堂鎮衛生院做全面檢查,檢查結果初步確診爲小兒麻痹綜合症。這個結果給原本幸福歡樂的家庭頃刻間蒙上一層烏雲。從此,只有8個月大的楊利跟隨的父母踏上了一條漫長的求醫路。

爲了給楊利看病,他們跑遍了全國的大醫院,只要聽說哪個醫院治療小兒麻痹出名,父母都會帶着楊利全國各地四處跑。通過兩年的求醫問藥,楊利的病情雖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右腿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在醫生的建議下,楊利跟着父母回家開始做殘酷無味的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對一個只有四歲的女孩來說是殘酷而無味的。但是堅強的小楊利在父母的陪伴下,雙手摁住一個凳子,一點一點的往前挪。細心的母親在一旁發現,楊利的右腿比左腿略短,爲了維持身體的儘量平衡;母親將楊利右腳穿的鞋底增加了二層鞋底。就這樣,但是楊利的身體還是有點不平衡,但右腿還是使不上勁兒。通過長達三年的康復訓練,楊利終於脫離了凳子,用右手扶着右腿自己獨立行走。

堅強的小楊利通過長達三年殘酷無味的康復訓練,終於站了起來。由於楊利的病情,她七歲才邁進學校的大門。在學校楊利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因爲她知道,自己身體已經殘了,必須好好學習,先天的不足要靠後天的努力來彌補。

初中畢業後,楊利因爲身體原因就沒有再繼續考高中。回到家的楊利除了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就是看電視。時間一長,楊利感覺在家無所事事,就嘗試着出來找工作。但是由於身體原因,都被人家婉言拒絕。後來通過親戚介紹,被一家項鍊加工廠招聘爲車間工人。當時,楊利特別珍惜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是最早的一個,每天下班是最晚的一個。由於當時午餐時間比較短,從車間到餐廳有一段距離,需要快速往返,而楊利的腿又走不快。最後楊利爲了趕時間就儘量走得快一些,導致腿疼。無奈之舉,楊利放棄了她熱愛的工作。

“我就不相信,殘疾人就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憑藉這樣的信念,楊利於2017年3月通過殘聯介紹,來到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河南省炳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學習電子商務。通過兩個多月學習,楊利掌握了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孫炳良董事長根據楊利的具體表現和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將她招爲河南省炳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員工。

楊利用自己的努力站了起來,靠自己勤奮好學成爲炳良電子商務的一名員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殘缺的自己刻畫成爲一個陽光、堅強的女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