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 | 10條措施!全面推進綠色礦山,貴州這樣建設!

來源:多彩貴州網

記者:陳白

人們提到礦山時,

腦海中的印象大概率是裸露的岩石、

荒蕪的黃土、稀疏的植被、

脆弱的生態……

現在,

這些都將成爲過去。

  近日,爲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貴州省國土資源、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等11部門出臺《貴州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考覈辦法,制定10條措施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意見》及考覈辦法明確了貴州省到2020年底前完成800個以上綠色礦山建設、選擇6—8個礦產資源重點縣(市、區)創建省級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爭取創建2—3個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貴州省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達到85%以上,不符合綠色勘查、綠色礦山標準的主體逐步退出市場,基本形成節約高效、環境美麗、礦地和諧的綠色礦山建設新模式。

銅仁玉屏亞魚砂石場及和俊砂石場排查現場

10條措施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一是建立完善綠色礦山規劃體系。科學編制礦產資源規劃,合理調控資源開發總量,從源頭控制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二是建立綠色礦山標準體系。制定煤炭、有色金屬、黃金、化工、地熱等省級綠色礦山建設地方標準及綠色勘查標準,明確相關省級綠色礦山指標。

  三是全面推進礦產資源綠色勘查。研究推廣應用綠色勘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探索礦產資源綠色勘查評估制度,加強地勘項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

  四是全面推進新建(改擴建)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從2018年開始對新設採礦權、技改擴能礦山執行綠色礦山標準建設,編制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和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五是積極推進生產(建設)礦山達標建設。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和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管理制度,強化“三率”、“三廢”監督管理,提高資源綠色高效利用、安全生產水平。

銅仁萬山,硃砂礦區變美麗公園

  六是創建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開展市縣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創建,打造綠色礦業發展樣板區。

  七是加快推進資源利用方式轉變。堅持轉方式與穩增長、去產能與礦山企業兼併重組、調結構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加快綠色環保技術工藝裝備升級換代,加大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八是推動礦地共建和諧共享。完善資源開發利益分配機制,共建綠色和諧礦山。鼓勵礦產資源開發與農村“三變”改革融合,採取與村集體組織共建高效農業產業、勞務委託、工程承包等方式、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九是加快建設“智慧礦山+”綠色礦山平臺體系。建立全省綠色礦山建設專欄、綠色礦山評價體系和綠色礦山建設服務體系,促進綠色礦山建設管理體系化、動態化、智能化、檔案化。

  十是構建綠色礦山建設長效機制。建立礦山企業綠色礦山建設主體責任制,建立上下互動、部門聯動、四級聯創、企業主建、礦山自建自評、第三方評估、名錄管理、社會監督、隨機抽查、守信獎勵、失信懲戒等工作新機制及行業協會引領的行業自我約束機制,制定綠色礦山達標驗收管理辦法,實現綠色礦山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