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合理减轻税负

“三步走”合理减轻税负

在缴税这个问题上,企业往往叫苦连天。

一面想方设法减轻税负,在红线边缘不断试探;一面对税收优惠政策熟视无睹,即使政策摆在那里,也不知道怎么去合理筹划,怎么调整公司结构、优化公司管理来减轻税负。

那么,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又合理合法呢?

这些税务问题,90%企业都中枪

一、税务筹划概念模糊、混淆

当听到税务筹划,企业一般有两种反映:

第一种,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偷税漏税。他们觉得税务筹划是在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肥了企业,是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一场对赌游戏,所以不愿趟这趟洪水,直接将其视为饿狼猛虎,隔绝在禁区。

“三步走”合理减轻税负

实际上,从国家层面来想,企业长久的发展才是财政收入源源不断的保证。你想,国家是愿意收50万元税金,收了几年企业就倒闭了,还是愿意收10万元税金,收个几十年呢?

第二种,将别人口中的税务筹划全盘接收,听风就是雨。

企业只关心税务减轻的结果,没有风险判断意识,当有人偷换概念,假借税收筹划的名义帮助企业减轻税负时,却没有发现采用的手段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最后企业迎来的,便是税务机关的秋后算账。

在金三系统日益强大,大数据分析牛到不能牛的时代,偷税漏税行为是很容易被发现并被系统提取出来的,彼时不仅需要补税,交滞纳金,还要缴纳罚款。达到一定比例和数额,还会有牢狱之灾!

“三步走”合理减轻税负

二、税务筹划费用较高,企业无力承担

诸如苹果、微软、亚马逊等那么多成功的税务筹划例子摆在面前,为什么企业依然不愿意做?

究其原因在于,企业资金有限,做不起。税务筹划是一个旁枝错节的、不断变化的、庞大的项目,必须要在合理合法下进行,差池一步便是万丈深渊,企业没有足够的钱去组建一支专门的税务筹划团队,从法律、财务、税务、风险等各方面权衡利弊,制定方案。

三、税收政策繁杂且变化快,企业财务人员缺乏专业度

我国的税收法律政策非常复杂,很多制度不完善,概念表述模糊,容易产生歧义,对理解掌握税法的真正内涵造成一定阻碍。

另外,一直在不断修订、改革的税收法律,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比如从08年企业所得税的变化到近几年来营改增的变化,以及其他的一些转移定价方面的变化就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造成了很多错误的后果。

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项目,不是一两个人拍脑袋就做出来的事,往往需要一整个专家团队来研究。

而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往往受到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不仅发挥不出税务筹划应有的价值效应,还可能将企业带向风险边缘,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这些违规举动,你可曾犯过?

对税务筹划有了正确认识之后,再回过头来省视,你是否曾经有过下面这些违规举动:

买卖发票

我们经常被卖发票的短信和电话骚扰轰炸,俗话说有需求才有市场,成本发票拿不到要去买,费用发票不够也要去买,反正一言不合就买票。甚至,增值税专用发票也要买,因为进项抵扣不够。

而有的企业呢,可能本身没有什么税要缴纳,就认为自家发票闲置着太可惜,于是就倒卖发票来获利。刚刚说的这些全是违法行为,尤其买卖增值税专用发票,还会涉嫌刑事犯罪,就更别提什么税务筹划的方法了。违了法,就谈不上税务筹划。

“三步走”合理减轻税负

财务造假​

很多企业会有两套账,一套内账一套外账,内账基本上反映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而外账就是用来给税务局看的,用来作为纳税基数计算税金的。这个不用多说,现在大多数财务们都了解了,但是很多老板还不够清楚这是违法行为,而不是所谓的税务筹划。

合同造假

这个借用范冰冰的事件来举例吧,在电影《大轰炸》剧组拍摄过程中,范冰冰实际取得片酬3000万元。但是通过合同的人为拆分,这份拍摄合同的金额变成了1000万元,所以只按照1000万元进行了申报纳税。其余2000万元没有申报,也没有纳税。

这是赤裸裸地偷逃税!拍摄的交易既定,纳税基数3000万元已经发生并确定了,该缴纳的税金就已经确定了。结果在合同上修改一下,就少缴了730万元,这不是偷逃税是什么?在合同上玩文字游戏可不是税务筹划。

私人走账

私人卡是很多民营企业都在用的一种方式,不论是老板个人的,还是公司高管的私人账户,在企业当中都是不合规的。不是销售金额打进来,就是员工工资福利或是股东分红打出去。这些都是悄悄进行的,不能让税务局知道的,很明显,这是一种逃税的行为。利用私人卡进行资金划转根本不是税务筹划。

企业如何正确减轻税负?

第一步:关注税收政策,会判断减税操作是否合法

税务筹划的前提是合理合法,也就是说一切减轻税负的手段,都是在税收政策下进行的,所以企业应该实时了解税收政策,不一定要专业,但一定要分得清哪些是红线,不能碰!

第二步:制定基本的税筹方案

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不同阶段的情况,制定一个基本的税筹方案,请专业税务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把控税筹风险。

比如,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是否构成纳税人有着不同的结果。像小型微利企业,可以根据销售额减按一定比例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再比如,利用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注册到税收洼地,通过园区税收返还政策,可以合理合法减轻税负。

“三步走”合理减轻税负

第三步:找到靠谱安全的税筹专家

企业资金有限,可能没办法像大公司大集团那样组建一支专业的税务筹划团队,但可以用有限的资金请一个靠谱安全的税筹团队。

俗话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近年来,税收优惠政策不断,仅2019就有“六税两费”减免、增值税税率下降、社保费率调整……国家大力推行减税降负,企业利润弹性空间变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