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會上,年輕人的工作比較繁忙,經常早出晚歸,有了孩子之後,也很少有時間能夠全職帶孩子。因此孩子的照顧成了一個大問題,不少家庭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老人都願意帶孩子,畢竟帶孩子是一個體力活,很多老人會擔心,因爲帶不好孩子,被年輕人嫌棄,因此產生矛盾。

這樣的情況,也讓年輕夫妻感到了苦惱,社會壓力很大,如果不出去工作根本沒有辦法生活,在民間還說着“你不幫我帶娃,我就不給你養老”這樣的話語。很多人會想,那些不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由美在結婚之後,生了孩子,因爲想着孩子需要人照顧,夫妻雙方又不能不工作,於是將孩子放在了老家,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夫妻在外上班。由美在生了第一個孩子一年多之後,再度發現自己懷孕了,對於意外到來的這個孩子,由美認爲這是意外之喜。於是將孩子生了下來,成爲了二胎家庭中的一員,對於第二個孩子由美想着能不能讓大寶和二寶一起長大,才能夠促進姐弟之間的感情,但是白天要早起上班,晚上爲了應對公司的要求,加班起來回到家中也要九點來鍾,孩子的事情怎麼辦。

於是,夫妻想讓鄉下的婆婆來到城市裏,幫忙帶兩個孩子,順便把大寶接過來,但是誰不想這樣的提議,讓婆婆生了氣,認爲夫妻“有本事生,沒本事養”孩子都丟給了老人,老人帶一個孩子已經很辛苦了,現在還要帶倆。於是乾脆大寶也不願意帶了,讓夫妻自己想辦法。

夫妻好說歹說,也沒辦法說動婆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花費一個人的工資去找了保姆,看護着孩子。

那麼,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父母,晚年生活過得如何?多半逃不開這3種結局

第一點: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兒孫未來會不願意與老人親近

孩子是敏感的,同時也是懂得察言觀色的,孩子的心裏並不是像大人認爲的那樣,什麼都不懂。孩子會有想要親近的對象和人,他們心裏會明白,會跟帶的人比較親近。老人沒有幫忙帶孩子,孩子會和老人之間產生距離,不願意親近老人,顯得十分的生分,沒辦法享受兒孫之樂。

第二點: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將會和子女之間產生隔閡

雖然,在一定方面來說,老人確實沒有義務幫助子女帶孩子,但是老人要是真的不給帶孩子,會和子女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子女會因爲這樣的事情,而感到不愉快。

不少子女會認爲,在自己應該得到幫助的時候,老人沒有及時的伸出援手,那麼老人老了也不願意贍養老人。如果老人能幫忙帶孩子,子女自然會對老人好,感激老人的付出。有的家庭會認爲這樣的付出是應該雙方都需要的。

第三點:有的子女會認爲老人帶不帶孩子並沒有關係,只要老人開心

這部分的子女屬於比較包容的,不會斤斤計較,認爲老人養大子女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應該再將孩子強加在老人的身上,是時候享享清福了。

另一部分年輕人,會不願意讓老人幫忙帶孩子,認爲老人有着和年輕人不同的教育觀念,爲了不讓矛盾的產生,會自己帶孩子。

那麼老人怎麼做,能夠安享晚年呢?

不少老人認爲自己是一家之主,因此會很容易參與到子女的事情之中,凡事都想參與,但是有時候老人的思想和年輕人是不一樣的,處理問題來也是不相同的,如果老人一直想要參與到子女的問題之中,將會容易產生糾紛,引發家庭矛盾。

因此,老人要做的事是避免參與到孩子家事中去,先讓子女自己解決。

所以,如果老人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幫助子女帶孩子,減輕子女壓力,全家人其樂融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