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金軍強大的攻勢,自覺不敵的岳飛也選擇從江北的泰州撤到了長江南岸的江陰駐紮,岳飛撤出泰州後張榮自發進入泰州堅守城池,可惜十餘日的血戰之後泰州陷入敵手,張榮率軍退出泰州前往縮頭湖水域,這樣一來整個長江北岸就剩下了張榮所部的水軍部隊依靠江南的溝壑湖泊節節抵抗。戰前完顏昌驕狂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因爲此前金軍在完顏兀朮的率領下屢屢受挫,但是自己卻打的張俊、劉光世做了縮頭烏龜,連南宋新生代名將岳飛也被自己打倒了長江南岸,區區一個漁民出身的張榮算得了什麼。

張榮,南宋初年的通泰鎮撫使兼泰州知州,梁山泊漁民出身,從小到大過的大概就是《水滸傳》中阮氏三雄過的日子,平靜的日子在靖康之變中被打破。金軍大規模的南侵,讓北方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當中,由於宋高宗趙構採取不抵抗的逃跑政策,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大片國土淪喪敵手!
年輕氣盛的張榮不敢忍受金人的凌虐,毅然決然地舉起了抗金的大旗,由於張榮在與金軍作戰中表現出色,因此軍中都稱呼他“張敵萬”,說他是萬人敵,可見張榮打漁之餘,功夫練得也不差!不過,張榮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並不是在梁山泊發生的,那一年張榮率領手下的弟兄們打了一場連岳飛都沒敢打的硬仗,史稱“縮頭湖之戰”!
咱們都知道,宋金戰爭主要集中在兩大戰場,分別是川陝戰場和江淮戰場。金國與南宋作戰的前幾年一直都是在江淮戰場進行的,比如金軍與東京留守司的作戰,還有“搜山檢還捉趙構”的作戰都是在中原江淮一帶進行的。但是,建炎四年的“黃天蕩大捷”讓金國改變了作戰方向,因爲金國大將完顏兀朮先後在海陸敗於韓世忠和岳飛之手,這讓金人意識到金軍的快馬彎刀在江南的溝壑湖泊中完全發揮不出優勢!因此,建炎四年,完顏兀朮被調往川陝戰場,試圖從川陝打開缺口打垮南宋,江淮戰場的金軍統帥換成了金國的元帥左監軍完顏昌,爲了報黃天蕩那一箭之仇,完顏昌督師南下圍攻楚州(江蘇淮安),宋金的新一輪大戰一觸即發!
當時南宋在江北的力量很分散,楚州被圍長達數月,南宋各路大軍除了淮陽軍鎮撫使李彥先和通泰鎮撫使岳飛前去救援之外,大都選擇了見死不救!比如,揚州守將郭仲威乾脆做起了縮頭烏龜,大將劉光世面對宋高宗趙構讓他救援楚州的聖旨直接拒不聽命,另一大將張俊雖然出兵救援,但是走到半路就掉了頭,其實也沒打算救援楚州!岳飛和李彥先儘管出兵救援,但是兵微將寡,救援行動都以失敗告終,李彥先將軍爲此還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就這樣,堅守數月的楚州城坡,守將趙立將軍英勇戰死,金軍攻破楚州後決定掃除江北的宋軍,爲再次南侵做好一切準備!楚州城坡後,劉光世、張俊等全都退往了江南駐紮,江北僅有岳飛、張榮等少數宋軍隊伍,而張榮的忠義水軍則成了完顏昌的首要目標!建炎四年(1130)年底,完顏昌大軍藉助湖泊結冰之際連破張榮的水軍營寨。面對金軍強大的攻勢,自覺不敵的岳飛也選擇從江北的泰州撤到了長江南岸的江陰駐紮,岳飛撤出泰州後張榮自發進入泰州堅守城池,可惜十餘日的血戰之後泰州陷入敵手,張榮率軍退出泰州前往縮頭湖水域,這樣一來整個長江北岸就剩下了張榮所部的水軍部隊依靠江南的溝壑湖泊節節抵抗!
第二年,宋高宗趙構改元紹興,是爲紹興元年(1131年),完顏昌決定徹底掃清江北宋軍,因此親率大軍準備一舉打垮張榮所部,縮頭湖大戰就此爆發!
戰前完顏昌驕狂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因爲此前金軍在完顏兀朮的率領下屢屢受挫,但是自己卻打的張俊、劉光世做了縮頭烏龜,連南宋新生代名將岳飛也被自己打倒了長江南岸,區區一個漁民出身的張榮算得了什麼?爲了再賺取一把政治資本,完顏昌口出狂言:踏平縮頭湖!
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軍,張榮愈戰愈勇,絲毫沒有畏懼,他親自率領部下偵察金軍船隊,然後與諸將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金軍只有幾艘大船做前軍,其餘的都是小船,精於水戰的張榮下令宋軍前鋒只許敗不許勝,把金軍的船隊引導至淺灘處然後棄船逃走。
完顏昌果然中計,不顧一切的追擊宋軍,金軍大船在前突飛猛進,小船在後緊緊跟隨,等到了淺灘處宋軍下了船一溜煙全跑了個無影無蹤,金軍的大船也就此擱淺無法行駛!之後,張榮水軍主力盡出發動反擊,把金軍的小船打的七零八落,縮頭湖湖面蘆葦叢生,水中暗樁密佈,金兵如同進入迷宮,處處被動挨打!
完顏昌所率的萬餘精兵幾乎被一網打盡,掃清江北進攻江南的計劃也就此破產。從此,金軍再也沒能打過長江一步,完顏兀朮在江南喫了敗仗,完顏昌也喫了敗仗,再也沒有金軍敢在渡江南侵了,三十年後的完顏亮不信邪渡江南侵結果照樣喫敗仗!
縮頭湖之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幾乎全殲了金軍,金軍統帥完顏昌僅以身免!完顏昌的女婿萬夫長浦察鶻拔魯都被張榮抓了俘虜,自金軍大將完顏忒裏以下近萬人被宋軍斬殺,此一戰大大的鼓舞了南宋軍民抗金的決心,也狠狠地打疼了金軍,讓金軍從此對江南的湖泊溝壑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金軍統帥完顏昌大敗之後撤往楚州,張榮順勢收復泰州,宋高宗大喜過望,原本他都準備再次出海避難了!這下好了,張榮把金軍打垮了,他立即傳旨晉升張榮爲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知泰州,其部屬立功將將士四千零二十九人也一併受到封賞。
"得勝湖縣東十里。本名縮頭湖。宋建炎中,張榮、賈虎率山東義軍繇梁山泊與金人轉戰至承、楚間,金將撻覽在泰州,榮以舟師設伏掩擊於縮頭湖,大敗其衆,因更名得勝湖。"
張榮的歸宿讓人很遺憾,他最終選擇加入到了劉光世的淮西軍,劉光世劉衙內絕對是兩宋之際最鬼的人,他自己很水,一打仗就逃跑,人送外號“劉跑跑”,但是他的部下都很強,比如酈瓊、王德、王世忠、靳賽、張榮等等,這個陣容大概也只有岳飛的部下能壓制得住!可惜,張榮卻加入到了這樣的部隊中,這注定了他後半生無法建立更大的功業,因爲劉光世最不喜歡的兩個字就是——打仗!很多人都有個疑問那就是張榮爲何不加入岳飛的岳家軍呢?以張榮的驍勇加上岳飛的天縱英才,豈不是如虎添翼?
其實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吧!
一、岳飛在泰州之戰的表現不佳
前面說到,金軍攻克楚州之後大軍南下,作爲泰州守將的岳飛沒有抵抗直接棄守了泰州,撤往了長江南岸的江陰。而彼時只是民軍的張榮卻前往泰州據城堅守跟金軍結結實實的打了十幾天,等於說在張榮的眼裏岳飛是個逃兵一樣的存在,事實上岳飛確實也因爲這件事兒受到了南宋朝廷的處罰(通泰鎮撫使知泰州岳飛以失守待罪),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張榮是不肯依附於岳飛的!
二、岳飛當時實力比較弱
再一點就是,縮頭湖大戰發生在南宋紹興元年,那時候岳飛還只不過是一個低級將領,他當時也是隸屬於另一員大將張俊麾下。三四年之後,岳飛才獨立成軍,因此張榮不可能投奔一個跟自己幾乎平級的將領,劉光世則不同,他是南宋第一個建節的大將,可以說是方面大將,再說他的部下成分也比較複雜,民軍、潰軍、流寇一應俱全,張榮所部民軍加入之後不會受到排擠,因此張榮加入劉光世的淮西軍或許也是無奈之舉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