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後乙支文德發出號令,命提前埋伏的高句麗大軍對隋軍發動猛攻。或許有人納悶,高句麗人少地薄,乙支文德是如何擊敗隋煬帝百萬大軍入侵的呢。

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韓國史上有名將,名乙支文德() ,史載他於6世紀中期出生於朝鮮平壤石多山。當時朝鮮名曰高句麗,爲一個東北亞強國,經常與周邊國家交火。
612年,隋煬帝第二次高句麗遠征,乙支文德打敗隋煬帝百萬大軍,立下汗馬功勞,成爲朝鮮史上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也許我們不這樣認爲,但人家國家就是這麼認爲的。乙支文德在韓國人民的心中,如我國的岳飛、辛棄疾一樣,同屬民族英雄。
或許有人納悶,高句麗人少地薄,乙支文德是如何擊敗隋煬帝百萬大軍入侵的呢?
其實此事最早記載於金富軾所著《三國史記》中,在文中,他將高句麗擊敗隋煬帝百萬大軍的歸功於乙支文德。612年,隋煬帝發百萬大軍(一說30萬,一說10萬)由宇文述(宇文化及之父)、於仲文率隋軍渡鴨綠江攻打高句麗。
宇文述在歷史之中是個十足的小人,後人認爲隋朝滅亡跟宇文家族有一定關係。宇文述因其溜鬚拍馬的功夫了得,因此很煬帝楊廣賞識。此次楊光以他爲帥,也是爲了提拔他。
見隋朝大軍將至,高句麗上下惶恐不安,一時間出現了三國之中東吳的模樣,大多數人主合,高句麗爲臣,隋朝爲君;高句麗爲子,隋朝爲父。但乙支文德如黃蓋一樣極力反對,認爲這樣做有損君王和國家體面。最終,嬰陽王決定戰,派大將乙支文德率10000名官兵應戰。
且說隋軍一邊。隋軍此次遠征糧草本來充裕,但爲了減負加快進兵速度,宇文述下令丟掉部分糧草輜重。這樣一來,雖然士兵輕快了,到達鴨綠江後,物資已嚴重缺乏。
過鴨綠江後,高句麗軍早已擺好架勢,準備迎敵。隋軍先鋒於仲文第一日對戰乙支文德七次,結果七次全勝。於仲文不禁恃小勝而驕,認爲隋軍無敵天下,敵軍膽小及弱,一日戰敗七次,純屬烏合之衆。
卻不料於仲文中計了,乙支文德故意失敗,要的就是讓隋軍放鬆警惕。不但如此,他還親自寫了封書信命信使送交給於仲文,滿紙溜鬚拍馬之詞,其中誇讚於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窮地理。 戰勝功既高,知足願雲止。”
什麼意思?翻譯成白話大致就是說隋軍太厲害,於仲文大人太善戰了,我們不是對手,已經被打怕了,請於仲文大人手下留情,不要跟我們一般見識。
於仲文一見書信,哈哈大笑,不僅信以爲真,真認爲自己是天下第一的戰神。此一來,正中乙支文德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靈活心理戰術。
轉天,乙支文徳又派出使者到於仲文軍中,此次前來帶來請降書一封,上面寫道“如天兵後退,饒恕我等,高句麗嬰陽王甘赴隋皇帝臨時皇宮請罪,並行臣子之禮。”
於仲文命人將請降書送到隋軍總指揮宇文述手中,宇文述正不想打,如此一來,不戰而屈人之兵,且不妙哉,信以爲真的他於是撤軍後退。在隋軍退卻至薩水時(清川江),乙支文德早命人開閘放水。一時間大水滔天,如豺狼虎豹一般撲向隋軍。大水過後,大批隋軍被淹死。隨後乙支文德發出號令,命提前埋伏的高句麗大軍對隋軍發動猛攻。隋軍天時地利都不佔,一時間亂作一團。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王仁恭殿軍被迫後撤,30萬隋軍被殲滅99%,只有2700多人逃出生天。
此戰被朝鮮歷史中稱爲“薩水大捷”,乙支文德以寡敵衆,以弱勢驅強勢,此役更被列入世界戰史上經典毀滅戰役。
在現代韓國教科書中,乙支文徳與與擊退契丹入侵入的姜邯贊,鳴梁大勝日軍的李舜臣並列爲韓國史上三大戰神。當然,這其中不乏有許多吹噓,但這是人之常情,誰不想給自己的英雄身上多寫點牛叉的點的故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