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丈量青島—走近老建築”線上文旅公益行(第二期)的路線爲:棧橋及回瀾閣——青島國際俱樂部舊址——水師飯店舊址——中國銀行青島分行舊址——中國實業銀行舊址——青島銀行公會舊址——金城銀行舊址——大陸銀行舊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山左銀行舊址——義聚合錢莊舊址——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舊址——橫濱正金銀行青島支店舊址——三菱洋行舊址——英國滙豐銀行舊址——朝鮮銀行青島支行舊址——青島取引所舊址——三井洋行舊址。以中山路—館陶路街區爲核心的青島近代金融中心建築羣,現仍基本保持着當時的建築風貌,是青島乃至山東以至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滄桑與沉浮、苦難與抗爭、熱血與振興的重要歷史遺存,也在客觀上對青島城市風貌格調、以後城市的性質和功能、城市的建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衆網·海報新聞青島5月10日訊(記者 袁睿 黃煜婷)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共青團青島市委、中國銀聯青島分公司主辦,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丈量青島——走近老建築”線上文旅公益行(第二期)將於明日啓程!活動將採取網絡直播的方式,邀請著名文化學者馬達教授,與廣大網友一同賞老城風光,品百年曆史。深入瞭解這座近代華北金融中心之城的繁華過往,進行一次近代金融機構舊址的探訪之旅。

“丈量青島—走近老建築”線上文旅公益行(第二期)的路線爲:棧橋及回瀾閣——青島國際俱樂部舊址——水師飯店舊址——中國銀行青島分行舊址——中國實業銀行舊址——青島銀行公會舊址——金城銀行舊址——大陸銀行舊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山左銀行舊址——義聚合錢莊舊址——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舊址——橫濱正金銀行青島支店舊址——三菱洋行舊址——英國滙豐銀行舊址——朝鮮銀行青島支行舊址——青島取引所舊址——三井洋行舊址

歷史的畫卷翻回清末,自1897年起,德國人在登陸這片土地後開始築碼頭(大港及小港)、修鐵路(膠濟鐵路),近代青島由此迅速成長爲一個新興的港口城市,在較短的時間內發展成爲近代中國北方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之一,而且成爲了山東省內的貨物集散中心和金融中心,在華北乃至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上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膠濟鐵路青島大港站周邊(攝於1910年代)

以當時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建設活動爲基礎,得益於自身的交通優勢,中山路—館陶路街區的金融業及進出口貿易業在德佔時期初達興盛,在第一次日佔時期發展迅速,並在國民政府時期(特別是三十年代)達到鼎盛。

在此期間,許多西方成熟的金融機構進駐於此,日本的大型銀行和洋行也紛紛在這裏建立分支機構,中國新興的近代民族資本也在此積極地謀求發展,此外還有國際各大跨國公司、領事館和辦事處也雲集於此。一時間盛景如雲,在這裏進行的金融交易活動和進出口商業貿易對青島乃至中國都有影響。

如今的中山路街區

如今的館陶路街區

往日已逝,換了人間。昔日的繁華盛景和風雲變幻早已沉澱在書頁裏,只有留存至今的老建築依然如初。這些承載着衆多傳奇的建築以商業性質爲主,既有歐洲建築師偏愛的古典從容,又有日式商業建築主打的雄渾大方,而中山路沿線的衆多銀行建築,則是第一批近代中國建築大師的經典作品。

這些建築各具特色,同時整個街區又保持着和諧統一,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不僅是青島商業與金融發展史的物質見證,更成爲城市景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島國際俱樂部舊址與水師飯店舊址,是青島德國建築羣中的經典代表

典雅大氣的大陸銀行舊址,由中國建築師羅邦傑設計

典型的羅馬柱式建築——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舊址,由中國第一位留美歸國的建築師莊俊設計

時間是經久不息的海潮,雖經無數次的燙洗與沖刷,中國近代史的底色仍是永遠的悲壯與蒼涼。以中山路—館陶路街區爲核心的青島近代金融中心建築羣,現仍基本保持着當時的建築風貌,是青島乃至山東以至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滄桑與沉浮、苦難與抗爭、熱血與振興的重要歷史遺存,也在客觀上對青島城市風貌格調、以後城市的性質和功能、城市的建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橫濱正金銀行青島支店舊址,由日本建築設計師長野宇平治設計

昔日亞洲體量最大的證券交易場所——青島取引所舊址,由日本建築師三井幸次郎設計

漫步於此,看屋前房後是蒼松翠柏,舉目不遠是碧海丘陵,在這般如畫風光中,老建築靜靜守護着百年老街。學習、瞭解這些建築及其背後的歷史,不僅將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領悟歷史建築存在的意義,更是對歷史記憶的正視與銘記,構築起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歷史之間的精神紐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