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來越多多的人喜歡走出去,去看看外邊的世界,感受不同的風俗文化,品嚐不同地域的美食本期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懸空寺,這個讓很多遊客感到“心驚膽戰”的景區。懸空寺建成於北魏後期,距今已經有了1500多年的歷史,就算是現在建造技術高度機械化今,想要在懸崖峭壁上建房也很難的事情,而在建造的技術遠遠落後於現在的古代,當時的人怎麼會想在條件如此之差、如此苛刻的懸崖上建造“空中樓閣”呢。

大家好,這裏是張饅頭愛旅行

隨着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漸漸不滿足於只是“喫飽穿暖”這樣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開始追逐更好的生活品質。旅遊便是很多人選擇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多多的人喜歡走出去,去看看外邊的世界,感受不同的風俗文化,品嚐不同地域的美食本期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懸空寺,這個讓很多遊客感到“心驚膽戰”的景區。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峯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是國內僅存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的北嶽恆山十八景中最爲獨特的一景,號稱恆山第一勝景!

懸空寺的下面是一塊相對平坦一些的谷地,谷地草木比較茂盛,然而到了懸崖峭壁中上部卻寸草不生。懸空寺就像一條斜線一樣橫插在懸崖峭壁之間,有着三層樓高的閣樓和大約十米長的棧橋,卻僅僅只用很細的木棍插在岩石中來支撐,看起來好像隨時就會垮塌一樣,不過這種特殊結構是充分結合了力學原理,看起來危險,其實很安全,遊客們不用擔心。

懸空寺建成於北魏後期,距今已經有了1500多年的歷史,就算是現在建造技術高度機械化今,想要在懸崖峭壁上建房也很難的事情,而在建造的技術遠遠落後於現在的古代,當時的人怎麼會想在條件如此之差、如此苛刻的懸崖上建造“空中樓閣”呢?建築材料當時是怎麼運送上去的?工人又是怎麼爬到幾乎90°的峭壁上施工的呢?

這一切都讓人驚歎到古人無窮的想象力和執行力,可以說懸空寺是一個奇蹟。懸空寺的建造是北魏的天師道長寇謙之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造一座空中寺院,來達到"上延霄客,下絕囂浮"。換句話來講,就是讓人們來到這座寺院,能夠感到和天上神仙共語,從而將人世間的煩惱拋掉。於是寇謙之的弟子花很長時間去精心選址,四處籌措資金,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纔有了這座傳承了1500多年的懸空寺廟。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總長度只有32米左右,僅152.5平米的面積,呈一院兩樓格局,雖然規模不大,卻有着大大小小殿宇40間,基本上來恆山旅遊的遊客都會前來懸空寺觀光。

時光荏苒,古人如何建造懸空寺的細節已經查不到了。不管怎麼樣,懸空寺帶給遊客的震撼不只是建築的本身,更是是我國古人克服困難、矢志追求的精神。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了,歡迎大家在下方點贊評論!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