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后来的董仲舒,却因为试图借"皇陵起火"为契机,向汉武帝宣扬他那一套"天人感应"的学说,但是这却触及了刘彻掌控权势的底线,险些遭受杀身之祸,最后还是因为刘彻的惜才才逃过一死。第5, 在前面四条建议已经在形式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变革之后,董仲舒顺理成章的在第五条中提出来变革思想的改革措施。

思想革命的操刀者:董仲舒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侵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个多么宏伟的政治命题。中学学历史时,就读到汉武帝一改前任的学术思想自由的政策,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如果说刘邦完成了汉帝国版图上的统一,那么刘彻则用儒家统一了百姓的思想,为两汉得以相承四百年做了最后一个铺垫。史书在对儒家独尊的描述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这次改革的规划者——董仲舒。

百度百科中对董仲舒的的起点是这样交代的: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董仲舒的起点就是个学者,研究讲授《公羊春秋》。而作为宫廷中的博士,这或许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整个早期汉帝国的运行状况,而且起于民间,又让他的视角不会局限在某个阶层。由此才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去酝酿一份最基础的也是十分全面的改革方案。

汉武帝建元元年,这是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作为一个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揽人心和招募人才。而董仲舒终于借着这次机会将胸中沟壑全盘托出。【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对者百余人。(资治通鉴)】

我们来看看董仲舒的改革规划是怎样的:

第1, 作为国君要时刻端正自己的思想。由此才能整肃朝堂,从而使家国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宁。【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董仲舒将君王端正自身对整肃官场吏治,乃至对治理天下的认识是十分正确的。在封建时代,人治大于法治,作为帝王,言出法随常常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兴衰。

第2, 君主端正自身又整肃朝堂之后,该如何治国安邦呢?董仲舒的回答是兴办教化。【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董仲舒这里的教化更多的倾向于道德教化,即培养百姓的仁义之心,忠恕之道。道德作为法律的补充,既是对百姓行为的引导,也维护了汉帝国统治基层的稳定。

并且,在这个建议中,董仲舒提出来中央创办太学,在各个郡国建立学府,将教育机制体系化,教育内容系统化。

第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储备官员。【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呼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紧接着全国兴办教育之后的建议就是将官员的任用更加细化,以全新的教育体系所培养的人才作为官员选择的依据,试图从源头保证了官员队伍的专业化、纯洁化。

第4, 改革官员选拔制度。【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

我们当然不能指望此时的董仲舒就提出科举制,但是董老先生对于汉初官吏选拔任命的弊端却是直中要害。简单粗暴的直接将官吏的来源限定在官僚集团的子嗣中,新招募的官员又以家中财产多寡作为评判标准。同时,官员的升迁又仅仅依赖于资历和时间的积累。由此可见,汉初的官员任命制度并不能保证贤能功绩与官位匹配。

针对这个问题,董仲舒提出由各地选拔本地贤才举荐到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考察,举荐贤才的地方予以奖励,举荐庸才的予以惩罚。

第5, 在前面四条建议已经在形式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变革之后,董仲舒顺理成章的在第五条中提出来变革思想的改革措施。其最根本的就是放弃了汉朝立国之初奉行的"黄老学说"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代之以更加积极,更加入世的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振聋发聩!一篇文章,从起笔到落笔,寥寥千余字却让原本在野的学说,登堂入室一统学派江湖。成为华夏此后千年的主流思想,虽然后人几经变革发扬,但是儒家思想却早已内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汉武帝看后龙颜大悦,将他任命为江都相,辅佐易王刘非。作为武帝的哥哥,刘非历来骄横,好逞勇力。但是董仲舒用礼义来辅佐纠正他,让易王也很敬重董仲舒。由此可见,董老夫子并非只是纸上空谈的腐儒。

但是后来的董仲舒,却因为试图借"皇陵起火"为契机,向汉武帝宣扬他那一套"天人感应"的学说,但是这却触及了刘彻掌控权势的底线,险些遭受杀身之祸,最后还是因为刘彻的惜才才逃过一死。

重获新生的董仲舒不敢再提"天人感应",窝在老家继续做个教书匠。十年之后,在公孙弘的举荐之下,去给好杀成性的胶西王刘端作相国。这个刘端也是刘非这样的人物,仗着是汉武帝哥哥,多行不法。只是因为董仲舒是知名大儒才对他比较尊敬的,但是胆小的董仲舒却心惊胆战的度过了四年,最后借口生病才得以辞去官位。

令人意外的是,董仲舒竟然得以安享晚年。在家中病逝,死后汉武帝甚至也对他甚为尊敬。按照以往的惯例,改革者最终都落得个晚景凄凉,或者横死异乡。董仲舒却偏偏逃脱了这样宿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董仲舒并非是改革的实际操刀者,只是一个建议者。没有动手,便少了许多直接仇恨。其次,董仲舒长期游离于中央之外,只是在地方上辅佐诸侯王,因此少了许多直接的利益冲突。最后,董仲舒爱惜性命,不愿直面挑战。因此笔者认为《汉书》中将董仲舒和伊尹、管仲放在统一位置是不妥的,仅仅只是因为董仲舒缺乏改革者"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锐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