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之所以被称为民国第一公子,那是因为他有个好爹——国父孙逸仙。

孙科出生的时候,孙文已经在为革命事业奔走了,所以他一直和母亲卢慕贞生活在一起,过着和孙逸仙聚少离多的生活。

不过,孙逸仙虽然很少有时间照管他,但对他还是寄予了厚望。

按照孙逸仙的规划,孙科在檀香山中学毕业后,就留学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留学,随后又进哥伦比亚大学主攻经济和政治。

(孙科旧照)

孙科镀金归来后,便在孙逸仙的大元帅府做了机要秘书。次年,便出任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的编辑。锻炼了两年后,孙科便坐上了广州市长的位子。

虽说当时的政治舞台上,还活跃着汪兆铭、蒋中正、胡汉民等人,但这些人绝对没有孙科的条件好。一方面,孙逸仙德高望重,孙科自然也沾了孙逸仙不少的光;另一方面,孙逸仙亦希望孙科有所建树,因此对他多有提携。

遗憾的是,孙科登上政治舞蹈没有几年,孙逸仙却因病去世了。

在孙逸仙临终前,还不忘叮嘱孙科,一定要继续为革命奋斗不止。

然而,虽得孙逸仙余荫庇护,但孙科却根本斗不过汪兆铭和蒋中正。

先是蒋中正联合汪兆铭,挤走了国民党右派领袖胡汉民。很快蒋中正便成为了国民党的2号人物。而孙科只是个国民政府委员,既无兵权又无政权。

此后,孙科又出任过交通部部长和考试院副院长。但这些职务显然在政治的漩涡中,想要和蒋中正叫板,实在是没有可能。

有意思的是,孙科一直有心和蒋中正为敌,他先是在蒋中正和汪兆铭翻脸后,选择了支持汪兆铭,但由于汪兆铭很快败下阵来,孙科的斗争无疾而终。

(胡汉民旧照)

接着,在蒋中正和胡汉民的争斗中,孙科再次选择支持胡汉民。

然而,随着蒋胡之间的矛盾日深,在1931年2月28日,蒋中正以“宴请议事”为由,把前来赴宴的胡汉民扣押并软禁于汤山。

孙科知道胡汉民再被蒋中正搞定,那他的政治梦想也就跟着歇菜了。所以,他得知胡汉民的亲家林焕庭暗中联系王亚樵,想要刺杀蒋中正的时候,为了万无一失,他又暗中增加了20万元,作为王亚樵刺杀蒋中正的辛苦费,于是就有了“庐山刺蒋”案。

可惜蒋中正是个警惕性非常高的人,再加上他防备森严,王亚樵的暗杀失败了。

失望的孙科立刻赶往广州,利用孙逸仙的影响力,和国民党的元老人物汪兆铭等人组成了反蒋联盟,并新成立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又写了许多声讨蒋中正的文章登报,直指蒋中正不抗日,专政独裁,要求他在48小时内交出政权。

各省爱国人士也纷纷谴责蒋中正,要求迅速抗日。

迫于舆论压力,蒋中正只得交出政权。

取得胜利的孙科,在众人的拥护下,出任了内阁总理。不过,孙科能力有限,根本不无法改变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局面。于是他不得不把政权再次移交给蒋中正,如此一来,军政大权又重回到了蒋中正的手中。

那些曾与孙科一同反蒋的元老们,担心蒋中正会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于是在他们的推举下,孙科担任行政院院长。他们希望孙科能钳制住蒋中正。

蒋中正岂容孙科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他再次与汪兆铭和好,共同抵制孙科。这样,导致孙科制定的一些政策方针都无法顺利实施。

另外蒋中正又暗中命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带走大量资金,导致国民政府一穷二白,还向银行举债。

而地方上又不肯把税收交给国民政府。没有钱,就意味着政府的日常运转都没有办法,孙科无计可施,只得辞职。

就这样,蒋中正取得了胜利。

(李宗仁旧照)

1948年,蒋中正如愿当选为总统,当时桂系军阀李宗仁说他要当选副总统。

虽说李宗仁参加竞选没有问题,但蒋中正才不想要一个手拥重兵的人来跟他分羹,所以他便想到了没有政治能力又无军政权力的孙科,于是以国民党政府的名义提名,让孙科参加竞选副总统。

比起李宗仁来,孙科的优势太大了,他当时是国民政府副主席,背后又有蒋中正和国民政府为他撑腰,副总统的位子明明就是给他预留的。

但孙科太不给力,在竞选的过程中,让李宗仁抓住了他的小辫子,最终与副总统失之交臂。

蒋中正气得直骂孙科是“阿斗”,说他是孙逸仙的不肖子孙。

竞选失败后的孙科,亦是意志消沉,辞去了所有事务去了香港。

1949年7月,蒋中正眼看我军一路势如破竹,只得退守台湾。

孙科后来辗转流亡到美国,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年老后,不堪其苦,于是向斗了半生的蒋中正服软,方得到去台湾的机会。

有人说,孙科有文才,做学问是没有错的。可惜,他是孙逸仙的儿子,平台又摆在那里,他哪里甘心做学问呢?

(参考史料:《革命逸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