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门打车方便多了,不管是网约车还是出租车都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来支付车费,这些都得益于网络科技的普及。虽然网络支付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支付方式的改变同时也隐藏了不少的风险因素。假设一下,我们的手机微信已经绑定了银行卡,如果是一个错误的操作把钱转给了陌生人,你无法撤回转账,还会静静的等着对方把钱退回来吗?

上面的假设正好发生在一位韩先生的身上,由于韩先生最近还在外地出差,韩先生的弟弟小韩向记者讲述了哥哥的遭遇。韩先生8月6号凌晨和朋友聚餐结束后打车回家,下车时把20元的车费误操作成了20000元,等到韩先生到家之后发现自己多转了19980元,这时司机已经走远了。

王师傅称自己的哥哥当晚喝了不少酒,转错钱也是在自己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造成的。韩先生打电话给司机希望对方能归还自己的19980元,对方表示过段时间再说。韩先生报了警,之后司机通过微信转回了1万元。韩先生问司机剩下的钱什么时候归还,微信上对方向韩先生要起了“好处费”,司机说自己之前拾到过客人遗失的手机,后来还得到了300元的好处费。如今,韩先生这边是2万块,说什么好处费也要500元。对于司机的说法,韩先生说自己只能给100元的好处费。由于双方就好处费的金额为达成一致,司机单方面将韩先生的微信拉黑。

韩先生报了警,通过警方的帮助韩先生得到了司机的电话号码,电话打过去问钱的事,司机的回复是:剩下的钱自己已经还了帐。还账了?司机拿着乘客的钱还账,这样的理由让小韩哭笑不得。

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当晚将乘客送达目的地之后对方是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付的款,自己当时没开语音提示也没注意看转账记录。王师傅发现转错钱之后转回给韩先生一万一千元,剩下的9千元本打算一次性还回去,只不过韩先生把自己逼的太紧,自己的网贷设置了自动还款,钱是被自动划走的。记者质疑微信转账钱应该是到了微信里,只有提现操作才能进入银行卡内,面对记者的质疑,司机有点不耐烦。接下来,司机的说法更是语出惊人,称是韩先生给自己的小费。20元的车费竟然会给2万元的小费,这一点小编和众网友都不信。

司机王师傅一直以各种理由称自己现在没有钱,等到自己有钱了再还,小韩在记者的建议下打算让哥哥收集证据走诉讼途径,看来,不走法律途径,韩先生的这笔2万元“冤枉债”很难要回啊!

大家看到这样的新闻会有说明感受呢?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