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民生實事,需先聽民聲。去年市兩會,常州在全省設區市中率先啓動實施市級層面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建立了羣衆“點單”、代表“定單”、政府“買單”、人大“驗單”的爲民辦實事全新模式。一年來,代表選出的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推進順利。

醫院停車難問題,一度困擾就診的患者和家屬。去年年底,市婦幼保健院常州一院鐘樓院區西側一處40畝的閒置空地經過改造,成爲可容納1000多個停車位的公共停車場。

市民說:“先打開這個App,查一下醫院附近有哪些停車場,就算醫院停車場滿了,也可以看看附近的停車場。”

這個改變,源自我市交通暢行工程的實施。交通暢行工程是2019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明確要新增停車泊位,爲部分老小區設置限時停車泊位,並緩解學校交通擁堵問題。截至2019年底,全市示範道路違停數低於省標,開通學生專車的學校周邊主要道路平均擁堵指數下降14.5%。

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委主任金萬新說:“定期和不定期的,來聽取民聲,徵求民意,把這些意見建議迅速反饋給主辦部門,不斷改進工作。”

“中小學課後服務”也是2019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在市人大的推動下,去年秋季學期,全市有321所中小學實施課後服務,在義務教育學校中佔比93.5%,有超過14.6萬名中小學生參加課後服務。

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謝峯說:“下一步我們會推動中小學進一步創新課後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來提高課後服務的質量,開設更多能夠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發展的課程。”

去年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都是羣衆需求廣、期盼大、呼聲高的項目,“三分建七分管”,把民生實事真正辦成惠民工程,關鍵還在於對項目的後續管理。爲此,我市出臺民生實事責任分解落實方案,細化工作舉措,對每件實事項目的牽頭單位、配合單位等予以明確,確保項目推進責任落到實處。市人大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合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實生效。

截至去年底,全市十大爲民辦實事項目46項指標,均完成目標任務,有多項指標超額完成。

市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工委主任陳建共說:“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的做法,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爲核心的理念,人大代表確定,政府和部門實施,人大監督,最終讓人民羣衆滿意。”

今年年初,常州所轄6個轄市區、36個鎮人代會都對民生實事項目進行了票決,率先在全省實現了人大代表票決制市縣鄉三級全覆蓋。

今年市兩會召開在即,我市已經做好民生實事項目的徵集初定、組織實施等工作,目前共徵集各類意見建議329條,收集梳理各類民生實事項目選題建議66條。今年市人大將在發揮代表作用、選好民生項目、豐富監督形式、提高工作實效、完善評估體系上下更大功夫,實施動態跟蹤、“閉環”管理、科學評價,與市委市政府同頻共振,協同督促項目落地見效,打造出具有常州特色的代表票決制工作品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