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蹤誤差越小,說明基金和指數的投資擬合度越好。對於增強指數型,基金經理通過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有機結合,在被動複製指數的基礎上增加主動管理理念,通過暴露適當的風險來捕捉超額收益。

作者:飛鴿傑尼

來源:天天基金網

原標題:指數基金那麼多,該怎麼選?

巴菲特很早就有個著名的論斷:“長期堅持定投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也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戰勝市場太難?那就直接低成本複製市場,於是指數基金應運而生。

但指數基金那麼多,應該如何挑選呢?一起來看吧。選指數

這點對於挑選指數基金至關重要,雖然指數基金都是跟蹤和複製指數表現的產品,但是不同指數之間的差異卻不小。

1、寬基指數 VS窄基指數

寬基成分股覆蓋的行業範圍寬,包含不同行業不同主題,投資方向衆多,即使碰到“黑天鵝”事件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風險相對小一些,常見的寬基有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等。

而窄基成分股覆蓋的行業範圍窄,是集中於某個單一行業或者單一主題的指數。窄基的挑選要建立在對該行業或主題的強烈看好上,跟準熱點主題和行業就能把握輪動機遇。

綜合比較可以發現,覆蓋面廣,波動相對平穩的寬基,適合對市場行情不敏感的小白投資人,而窄基週期性強,波動相對較大,更適合對市場行情有一定判斷,風險承受能力更強的專業投資人。

當然二者搭配構建組合也是極好的。

2、“低估值”指數成長空間更好

選擇投資標的時還可以關注指數的估值水平,一般而言,低估值指數成長空間更好。

一般可以用市盈率(PE)這個指標來判斷一個指數的估值水平。市盈率是市場給出的盈利預期,利潤增速高的公司,市盈率也會相對高。指數的市盈率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指數越容易被低估,未來的成長性相對越高。

在判斷當前的市盈率是否屬於低位時,可以用估值歷史百分位,也就是把歷史市盈率從小到大排個序,看一下當前的市盈率處於前百分之多少的位置。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小,就說明這個指數的估值越低。

舉個例子,比如滬深300,目前的市盈率水平在11倍附近,歷史百分位爲38.16%(數據截止4月24日),從長期的時間線來看,這個水平還是處於低估區間,那麼現在着手佈局滬深300的話,就更容易在未來獲得比較大的增值回報。

普通投資者,也可以利用天天基金APP中指數寶的功能(如下圖),從低到高查詢到各類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方便又實用。

來源:天天基金app-指數寶,截止4.24選基金

確定好指數之後,就可以從衆多掛鉤的指數基金中挑選了,選擇方式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比較跟蹤誤差、信息比率

指數基金分爲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由於兩者投資策略不同,評判的標準也就不一樣。

對於被動指數型,跟蹤誤差越小越好。被動指數型採用複製指數的投資策略,在整個投資過程中基金經理主動投資管理的成份很少,其目標並不是打敗指數,而是要完全複製指數。跟蹤誤差越小,說明基金和指數的投資擬合度越好;反之,跟蹤誤差越大,也就偏離了投資該指數的初衷,蘊含較大風險。

對於增強指數型,基金經理通過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有機結合,在被動複製指數的基礎上增加主動管理理念,通過暴露適當的風險來捕捉超額收益。其評判標準可以看信息比率,它代表單位主動風險所獲得的超額收益。一般而言,信息比率越大、單位主動風險獲得的超額收益越高,投資能力越強。

2、比較基金規模

對於被動型的指數基金而言,雖然力求完全複製指數走勢,但操作上是有誤差的。比如遇到大額贖回,就很考驗基金公司的能力。一般指數基金規模越大,在遇到大規模申購/贖回時受到的影響越小。

此外,如果基金的規模連續一段時間低於某一個標準,還將面臨清盤的危險,一般而言,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要謹慎投資。

3、便宜是硬道理

基金的總體費用包括:申購/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等。指數基金雖然整體費率比較低,但是不同基金的差異也比較大。目前管理費最低的能到0.15%,而高的可能達到1%。可不要小看了這麼一點差距,如果是長期投資,在複利的作用下,些微的費用差距將導致最終收益率的較大落差。

一般而言,指數基金中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費率整體高於被動型,因爲加入了更多基金經理主動操作的成份。當然,如果你覺得增強型指數基金給你帶來的預期收益可以彌補它的費率以及風險,那麼增強型指數基金也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