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由军事科学院编定的中国权威史籍《当代中国丛书·抗美援朝战争》,对抗美援朝中的一次战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这次战斗就是由一代名将郑维山指挥的一场三千人大伏击战。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兵团级主官在1955年授衔时几乎都是上将衔,二十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却是少有的中将衔,而且他是由彭总司令亲自点将入朝的。由此不难看出,郑维山是一位真正的将才。
郑维山入朝后进入金城地区作战,就曾亲身踏遍兵团的各个阵地,他发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敌人以十字架山、949.2、883.7三个高地为基点,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军阵地一个“楔子”。这一地带纵深达9公里,宽约20公里、而且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志愿军纵深十多公里区域。

郑维山暗暗下定决心:这个“楔子”非拔掉它不可!
1953年5月,郑维山经过深入思考后提出一个作战方案:派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提前隐蔽到敌人的前沿,次日天黑之后发起冲击,夺取敌人占据的这“三条牛腿”。
这个方案让前来观战的五十多位志愿军将领都吓了一跳,因为这个计划实在是大胆了——让一支三千人的部队钻到敌人眼皮底下去谈何容易?要知道,那可是敌人只用手榴弹就能砸到的地方啊!
更让人惊讶的是,郑维山居然想一口气歼灭敌军两个团,这胃口也太大了!在此之前,志愿军打的都是小规模攻坚战,而且武器装备依然存在较大劣势,制空权仍在敌人手中,打这种大规模的攻坚战,到底有几分胜算?

郑维山当然不是心血来潮的蛮干,对于这一仗,他就进行了反复斟酌和精心准备。早在半年前,他就命令六十军军长张祖谅保护好潜伏地带的植被,坚决不允许敌人下山,敢下山者就让狙击手杀无赦。
六十军军长张祖谅率先站出来表态:完全支持、坚决执行!他将带领六十军将士拿下949.2、883.7两个高地,完成歼灭敌人一个团的任务。
张祖谅的想法很简单:他要让此前吃过大亏的六十军(尤其是几乎全军覆没的一八〇师)用一场胜利来重新打出威名。
六十七军军长邱蔚也不甘示弱,表示要啃下“三条牛腿”中的另外一条——十字架山,同样要歼敌一个团。

两员大将积极请战,郑维山大喜。可就在他准备敲定作战计划时,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却打来电话,指出打这一仗的条件尚未成熟,不建议采取行动,要二十兵团指挥员重新考虑。
郑维山的回答只有斩钉截铁的一句话:“我打这一仗的决心已定,出了问题由我来负责!”
郑维山心里很清楚,不仅志司首长们并不支持自己打这一仗,二十兵团各级干部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持反对意见。万一这一仗真没打好,自己真有可能一辈子都洗刷不了这个骂名。
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私心杂念,在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面前都不值一提,郑维山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思想准备。

挂上电话之后,郑维山面对众将,面色无比凝重地说道:“打这一仗势在必行。如果打错了,我郑某人自己承担后果,要杀头就杀我郑维山的!”
看到司令员力排众议,张祖谅军长也为之深深感动:“代司令员,有什么问题我跟你一起来扛!”
郑维山答道:“要你扛干什么?你把仗打好就行了!出了什么错,砍我老郑一个脑袋就够了!”
这种“虽千万人呈往矣”的气魄,让“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代名将许世友也为之叹服:“我打仗向来胆大包天,可是你老郑的胆子比我还大!”
随后,六十军、六十七军共有15个半步兵连、4个机炮连,多达3500余人按计划进入预定地区潜伏下来,将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潜伏任务。

6月10日拂晓,郑维山与观战众将一起来到距883.7高地不到6里的龙门山,用望远镜观察潜伏部队所在区域的情况。可是他们意外地发现,在那片地区除了树枝、草丛之外,竟找不到任何我军潜伏人员的痕迹。
众人非常惊讶,纷纷询问郑维山是否改变了原定的潜伏计划。
这一反馈让郑维山喜不自胜:既然连那么多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发现不了潜伏的痕迹,敌人就更别指望发现什么可疑的情况了。
当晚20点20分,志愿军炮阵地上,259门火炮同时发出冲天怒吼,共向敌军阵地倾泻了一万多发炮弹。
炮火猛袭数分钟后又转入纵深,韩军官兵魂飞魄散,被炸得纷纷爬出掩蔽部,准备进入野战工事迎击志愿军。可仅仅过了几分钟后,他们又被猛烈的炮火打得往回窜。

志愿军的攻击更加凶猛了,在第三次火力急袭之后,把敌军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地上腾起的烟尘和天上翻滚的云彩都是红通通的。
接着,一八〇师的3000多名将士怒吼着发起了冲锋,仅用了50分钟就全歼韩军第二十七团。
战事进展异乎寻常地顺利,902.8、973、883.7高地相继落入志愿军将士的控制之下。张祖谅军长更是大喜过望,因为一八〇师凭借这一仗一雪就耻,打了个酣畅淋漓的翻身仗!
在此后的防御战中,志愿军各参战部队越战越勇,不断扩大战果,超预期地完成了郑维山制定的作战目标。
毫不夸张地说,名将郑维山力排众议,导演了一出3500人大伏击的好戏,不仅是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最精彩的经典战例,在中外战争史上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