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小说《孤城闭》以及历史事实一样,福康公主对宋仁宗指定的驸马李玮并不感兴趣,反倒是对曹皇后的侄子曹评一见倾心。这位曹佾大人,就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

随着热播剧《清平乐》剧情的推进,福康公主的爱情故事终于开始显山露水。与小说《孤城闭》以及历史事实一样,福康公主对宋仁宗指定的驸马李玮并不感兴趣,反倒是对曹皇后的侄子曹评一见倾心。曹评的扮演者丁嘉文确实也帅得一塌糊涂,难怪公主被迷得死去活来的。

公主第一次见到曹评是在节日的灯会上,当时曹评以后羿的装扮出场,轰动了整个开封城。公主看到那么帅气的身影,再也挥洒不去,这也为后来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剧中人个个称赞曹评是“神仙人物”,但在《宋史》中,却并没有对曹评的外貌描写。不过,史书还是承认曹评文武双全,不但“性喜文史,书有楷法”,还有双手射箭、盲射等绝活,实在让人咂舌:

尤善射,左右手如一,夜或灭烛能中。伴契丹使者射,尝双破的,客惊竦。——《宋史 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 曹评传》

所以,曹评得到“神仙人物”的褒奖,不过是剧作者为了推动剧情,为他戴上的光环而已。然而,曹评的父亲,却是实实在在的“神仙人物”,而且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曹评的父亲叫做曹佾(yì),在《清平乐》中也多次出场,是一位低调的皇亲国戚。在历史上,曹佾的性格也大致如此,无论是在宋仁宗时代,还是在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时,都从来不居功自傲,所以得到了善终,活到了72岁,也享尽了荣华富贵。

与儿子曹评不同,《宋史》中明确记载了曹佾“美仪度”,可谓风流俊雅。他的祖父是开国元勋曹彬,姐姐是宋仁宗的皇后,长得英俊不凡,却能自始至终低调,非常懂得生存之道,难怪宋神宗还夸他“善自保”。小珏怀疑,莫说他是生活在宋朝,就算晚出生几百年,活在朱元璋时代,说不定也能熬出来。

这样低调隐忍之人,在历史上当然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所以我们对历史上的曹佾并不熟悉是情有可原的。然而,说起他的另外一层身份,恐怕就太出名了。这位曹佾大人,就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

按理来说,能够得道成仙,是应该有大功德,才有大福报的。然而,曹佾在历史上性格好、为人谦逊,但一开始在民间的口碑似乎不佳。《龙图神断公案》是以包公为主人公的传奇小说,在《狮儿巷》一章中,就将曹佾描述为为非作歹的大恶人。

在这个故事中,曹国舅的弟弟二国舅抢占了进京赶考的学子之妻张氏,并且杀害了学子。曹国舅非但不大义灭亲,而且还怂恿二国舅杀人灭口,以免包公的追查。二国舅加害张氏未果后,曹国舅亲自动手,用铁鞭打死了张氏。等到包公审理此案,真相大白,处死了二国舅。曹国舅本人,也是因为宋仁宗大赦天下才被放出来。

小珏刚刚提到,这个故事是以包公为正面人物的,曹国舅不幸被沦为反派。然而,莫名其妙的是,这位曹国舅却被道教看中,牵强附会说他是吕洞宾的徒弟,后来得到钟离权和吕洞宾点化,位列仙班。

其实,曹国舅成为神仙是有一处硬伤的。这倒不是他到底有没有杀人,性格是不是纯良,而是曹国舅生卒年月在史书上是明确记录了。对于道教而言,成仙指的是白日飞升,而不是死后轮回。所以,哪怕是后来很多道士,对于曹国舅能成为八仙,也是多有怀疑的。

那么,为什么曹佾会从皇亲国戚演变为八仙之一呢?小珏认为,这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曹佾在生前,很可能对道教感兴趣,他的低调也与“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有很高的锲合度。其次,八仙之中的七仙都是出身草根,这有利于在普通百姓中宣传道教。曹国舅是八仙之末,又出身高贵,正好可以笼络高层贵族,这也让八仙人物来源更广,更有传播力和生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