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相交,即使是绝交了也不会互相拆台,不会去说人家的坏话。不过乐毅也做出了承诺,那就是会遵循先贤的教导,好好做一个君子,更不会为了自己谋利,利用赵国的军队去攻打燕国。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这一句话是战国名将乐毅留下的,当时燕昭王去世,而乐毅和新王燕惠王之间有矛盾。为了保全自己乐毅没有回到燕国,而是去了赵国。这时候燕惠王则责问乐毅,虽然两人有着私人恩怨,但是乐毅却直接抛弃了燕国,这怎么说的过去呢?再说乐毅你承蒙先王之恩,现在说走就走,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而这时候的乐毅才说出了这一名句,乐毅举例当时的伍子胥和吴王阖闾。阖闾对伍子胥是言听计从,所以在讨伐楚国的时候才能占领楚国都城。然而在阖闾去世之后,伍子胥进言新王夫差,可是夫差不听。后来夫差还听信了谗言,将伍子胥害死了。过这样还不够,还要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囊里,飘在江上去喂鱼。可想而知这样的悲剧不能再上演,乐毅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他知道新君和旧君不同,所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最为重要。


不过乐毅也做出了承诺,那就是会遵循先贤的教导,好好做一个君子,更不会为了自己谋利,利用赵国的军队去攻打燕国。最终乐毅也一直和燕国有着友好往来,直到乐毅安然去世。在这里乐毅说的话是“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相交,即使是绝交了也不会互相拆台,不会去说人家的坏话。要知道有道德品质的人都是互相抬轿的,而不是小人那般互相拆台。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公司合伙人合伙做生意,翻脸往往都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喜欢恶言相向的一定是受损的一方,但是这也说明你的利益太过依赖他人。


就像是乐毅和燕惠王一样,两人绝交之后结果导致两败俱伤,乐毅没有了称王的机会,而燕惠王也把到手的七十座城池丢了。可谓是谁也没有得到好处,还白费了一番努力。那么这样的事情能不能避免呢?还是一句话,那就是要学会向内求。不去用高标准要求别人,而是先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和别人翻脸了,自己会不会到处乱说别人坏话。别人说不说我们不管,管好自己就可以了。


除此以外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懂得牺牲,不想要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我们就随时调整利益的分配。不要把大利留在自己的身边,记住一句话:对待他人可以给以及可给可不给的都选择给,对待自己可以拿和可拿可不拿的都不拿。不要总想着四两拨千斤,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且你出去抱怨倾诉又有用吗?与人相交忌讳的就是你说和谁翻脸,朋友听了会怎么想?今天你和他翻脸了,明天是不是就轮到我了呢?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结果,人们总是更加偏向于成功者,正如燕惠王和乐毅一样,有人会说乐毅做错了吗?


除了第一句话之外,乐毅还有一句话是“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即使离开了老东家,也不会因为离开而推卸责任。这在日常生活里时常发生,每当面试者被问到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时候,是不是往往会听到上家公司待遇不好,领导不行云云之类?而乐毅的话就和这种行为相反,说的是老板说我哪里有错我就承认,即使离职了也不说之前公司的坏话。总之就是做人要厚道,不要拿了人家的工资还要说人家不好,不好可以离开,没必要呈口舌之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