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資產200億!基金託管人門檻生變 外資銀行亦可申請!來看四大要點

基金託管市場即將迎來變革,因爲監管部門擬調整開展這一業務的准入門檻。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較現行規則做了四方面的修訂,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1、明確准入安排,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銀行在華分行申請基金託管資格;擬將基金託管人淨資產准入安排調整爲達到200億元即可,以有效提高基金託管人的抗風險能力。

2、完善監管安排,防範基金託管業務風險,明確母公司職責,建立追責機制,明確信息系統跨境部署和數據跨境流動相關要求,強化事後監管,豐富行政監管措施。

3、按照“先批後籌”審覈程序,優化申請材料及現場檢查安排。

4、統一準入標準與監管要求,統一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有關要求。(券商中國)

“降息”信號?央行重磅報告:疏通機制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全球疫情負面影響超預期

5月10日,央行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由於今年以來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對全球經濟金融造成巨大影響,報告明確“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各國陸續出臺經濟刺激政策,但後續經濟發展隱患依然存在。本次報告聚焦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發展及潛在風險隱患,以及中國貨幣政策應對的成效和下一步的貨幣政策目標。

報告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點和節奏。加強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運用總量和結構性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序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證券時報網)

私募看好5月A股市場:基金經理加倉操作 整體倉位大幅提升

國內私募A股信心指數卻並沒有因爲疫情或者外圍市場擾動而出現變化。私募排排網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5月融智·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爲114.96,雖然相較4月信心指數環比下降0.6%,但是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基金經理信心已經逐步回升,目前趨於平穩。

從私募的倉位來看,目前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爲71.35%,相比上個月同期的65.18%,上升6.17個百分點,整體倉位大幅提升。

具體倉位分佈方面,調查結果顯示,中高倉位的私募基金數量有較大增加,在5成倉或者5成倉以上的私募基金佔比83.40%。其中14.52%的私募目前處於滿倉狀態,是本月增加最多的區間;80%以上(不含滿倉)區間的私募佔比39.42%;50%至80%(不含)區間的私募佔比29.46%。整體來看,4月份全面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的情況下,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逐步明朗,大部分基金經理進行了加倉操作。(澎湃新聞)

零容忍!呼應高層連續發聲 證監會公佈20起稽查典型案例

日前,證監會公佈了2019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包括財務造假、操縱市場、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類型。這是證監會連續第四年發佈典型違法案例,體現了證監會強化監管、重拳打擊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爲態勢始終未變。

公佈的20起典型案例中,涉及財務造假的案例呈現出造假週期長,涉案金額大;手段隱蔽、複雜;系統性造假突出等特點。涉及內幕交易及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的案件有3宗。與市場操縱相關的有6起。

4月份以來,融委會議連續三次金提及資本市場,並對財務造假問題進行了重點表述,顯示了高層對該問題的重視和整治亂象的決心,釋放出不同尋常的嚴厲信號。(券商中國)

創業板註冊制審覈關注事項要來了 預計6月可遞交IPO申請 8月可見首批掛牌企業

投行人士預計,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審覈週期可能與科創板一致,“3+3”,即審覈不超過3個月,回覆也不超過3個月,創業板註冊制大概率在8月份左右正式推出,首批創業板註冊制下的企業也將在8月份左右上市掛牌。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還就“負面清單”向券商徵求意見,監管層原則上不支持傳統行業比如農林牧漁、採礦、金融、房地產、倉儲郵政等這類行業的企業,不過如果上述傳統行業與“四新”深度融合則仍然可以到改革後的創業板上市。

不少基金已經開始提前備戰。5月7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博時基金、富國基金、華安基金、中歐基金、大成基金、萬家基金共6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創業板的兩年封閉或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當前最新進度爲接收材料。(券商中國)

狂增500%多!公募基金這項投資火了

Wind數據顯示,以定增截止日起算,截至5月8日,共有126只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先後參與了劍橋科技、康泰生物、光弘科技、建設機械等11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參與項目的賬面總價值達到42.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7.05億元規模激增5.1倍,而這一數據比去年全年的規模也高出了43.73%。

尤其是在今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發佈後,公募基金參與定增項目的熱情高漲,累計有89只基金參與定增項目的賬面總價值高達24.95億元。無論是參與定增的基金數量,還是獲配規模,都掀起了年內定增投資的一波“小高潮”。

多位投資人士認爲,近期行業參與定增項目熱情高漲,主要原因是再融資政策步入寬鬆週期,定增規模有望繼續放量。在看好定增長期投資價值的同時,公募基金最爲看好科技、醫藥、消費行業的定增項目。(中國基金報)

科技基金"王者歸來"!下一步怎麼選?

5月5日晚間,港股上市的國內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公告擬回A股申請科創板發行上市,一下又引爆A股科技板塊尤其科創板大漲,多隻科創板半導體概念股上漲20%漲停。而實際上,4月份以來隨着市場回升,科技股已經表現出更強勁的走勢。

源自去年12月份的科技股飆升行情,在今年2月底衝頂回落後,直到4月份開始震盪盤整,近日開始有所強勢回升。讓對看好科技股的投資者再度有了期待,尤其科創板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平均漲幅超過了8%。

而從去年爲迎接科創板開市推出的火爆的科創主題基金,至今已經運作滿一年,且首批科創主題基金均取得了30%以上的收益,最高的淨值增長更是高達80%。因而如果作爲科技主題或科創板主題投資,科創主題基金可以作爲一類配置和選擇。

除了科創主題基金,隨着科技股的火爆,去年以來各類科技主題的ETF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大量發行並上市交易,從去年5月16日成立至今,半導體50ETF的單位淨值和價格都已經翻倍,展現出最近一年來半導體爲代表的科技股強勢行情。不過在今年年初高位推出的科技股基金,如兩隻投資於5G和新能源汽車的ETF,如今單位淨值和價格還在面值之下,可見投資科技股也要把握時機。(中國基金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