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爲什麼容易累及腎臟這個問題,就可以從免疫複合物爲什麼都喜歡定居在腎臟這方面來解答了。我們一般在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基礎上,若同時出現腎臟損害表現,如24小時蛋白尿>0.5 g,或尿蛋白>+++,和(或)伴有管型尿(紅細胞、血紅蛋白、顆粒或混合管型),即可確診狼瘡性腎炎。

大概所有的患者都喜歡問這樣的問題:我得了×××病一定會變成×××樣嗎?

也大概所有的醫生都習慣性迴避這樣的問題。那麼對於“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一定會累及腎臟,造成腎損害嗎?”這個問題,如果你來問我,我肯定會毫不避諱的回答你:一定……吧。

哈哈哈,爲什麼還是有一個“吧”啊,彆着急,接着往下看。

腎臟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率最高的器官

據流行病學報道,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腎臟受累率幾乎爲100%,但是,出現腎損害相關的臨牀表現患者卻只佔其中的45%-85%,也就是說還有15%-55%的患者雖然腎臟已經受損,但不會或尚未表現出任何不適及尿液指標的異常,你可以理解爲代償期。

就如同反映腎功能的指標---血清肌酐值一樣,當肌酐處於正常範圍之內也並不完全等於腎臟毫髮無損。所以,血肌酐值並非檢驗腎功能的敏感指標,因爲腎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1/3時,血肌酐值纔會顯著上升。因此,血清肌酐值只是一種特異指標罷了,就如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腎臟損害一樣,沒有出現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異常表現,也並不能說明你的腎臟完全健康。

系統性紅斑狼瘡爲什麼容易累及腎臟

首先,從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本身來看,它以自身抗體分泌旺盛爲特徵,自身抗體喜歡“騷擾”自家兄弟(自身抗原),他倆結合之後形成免疫複合物。免疫複合物在體內越積越多,不管大的小的都會隨着血液循環,在血管內壁、各組織器官等全身各處實現定居,成就“千秋大業”。所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爲什麼容易累及腎臟這個問題,就可以從免疫複合物爲什麼都喜歡定居在腎臟這方面來解答了。

既然有產出,就會有排泄。多餘的免疫複合物排出體外就是通過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實現的,一旦免疫複合物太多或體積太大就難免會沉積在腎小球內,造成腎臟受損了。

更重要的是,腎小球就是無數個毛細血管網,血流極爲豐富,全身的血液都需要經過它的過濾排泄廢物,所以就更不難想象血液中的免疫複合物爲何喜歡沉積在腎小球裏了。(因爲是循環的必經之路,而且路窄擁擠)

臨牀如何確診狼瘡性腎炎呢?

我們一般在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基礎上,若同時出現腎臟損害表現,如24小時蛋白尿>0.5 g,或尿蛋白>+++,和(或)伴有管型尿(紅細胞、血紅蛋白、顆粒或混合管型),即可確診狼瘡性腎炎。當然,診斷的金標準仍然是腎活檢,明確其病理類型。

狼瘡性腎炎如何治療?

目前狼瘡性腎炎的治療方案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具體的方案選擇需要專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及腎臟的病理特點決定。近幾年,大多數風溼病都在逐步邁向達標治療的目標,狼瘡也不例外,在積極的規範治療下完全可能達到疾病的完全緩解。當然,中醫藥在狼瘡性腎炎的治療過程中也同樣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專家介紹

風溼科主任:薛鸞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分會常委,上海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分會副主委,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溼病分會副主委等。近5年作爲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及部市級科研項目10餘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市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中國中西醫結合科技獎三等獎,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擅長: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皮肌炎、類風溼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週一上午

特需門診時間:週四下午、隔週週六上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