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红柳绿,春水碧绿澄净。黄鹂儿枝头欢唱,而树下行人匆匆。

一位老者坐在树下,尘埃满面,鬓发散乱,手中握着一幅占卜的招牌,行人眼里露出鄙视之色,而老者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眼前的苟且与落魄,与爱国之心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学通六经,淹贯百家”是当时宋朝文人给予谢枋得的高度评价。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谢枋得,儿时聪慧绝顶,读书过目不忘,年少成名,高中进士也就不足为奇。

但满腹才华却生逢乱世,南宋末年正是内忧外患,内有朝廷宦官弄权,外有蒙古大兵压境。

于是,本应舞文弄墨的谢枋得,却被朝廷委以重任,负责招兵买马。怀揣爱国之心,谢枋得四处奔波。

在朝廷款项不到位时,谢枋得不顾家人反对,变卖家产招募士兵。但是,南宋朝廷懦弱,奉行投降政策,结果,谢枋得的护国杀敌愿望落空。

满腔悲愤无处倾诉,谢枋得转而寄情于山水,然而山水无情人有情,对家园的热爱与眷恋,让谢枋得忧心忡忡。他上书直言朝政,抨击投降者的卖国行为,结果受到当权者打击,并因此获罪而被贬往兴国(今湖北阳新县)。

一片赤诚之心,却被无情打压,令谢枋得心灰意冷,索性不再为官,隐居教书去了。

远山层峦叠嶂,竹林苍翠碧绿,几间茅草房座落其中,一树桃花探出低矮的土墙,朵朵桃花摇曳生姿。踏青归来,谢枋得轻轻叩响柴门,村民递出一盏茶水。

如此诗意的生活,也许转瞬即逝,谢枋得默默叹息着。

隐居的日子,虽然悠闲舒适,但谢枋得却无法释怀,大好河山岌岌可危,国家存亡之时,怎能安心做吟诗作赋的诗人呢?

心中再次燃起斗志,谢枋得决然走出隐居之地,再次组织民众抗击元兵。

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所领士兵又是没有作战经验的百姓,谢枋得如何能取胜,失败是注定的。

夕阳如血,映照着满目疮痍的家园,谢枋得的心也在滴血,他像一名苦行僧,不停地奔波行走,希望能唤起更多爱国将士抗击元兵。

结果他被元军通缉,开始了流亡生活,强烈的爱国心驱使着他,纵然亡命天涯也不肯投降。

如果没有赤诚的爱国之心,谢枋得的人生也许会平淡些,吟诗弹琴,自娱自乐,即使国家风雨飘摇,即使沦为元朝顺民,而他只需做名诗人就可以了,但他选择了以身报国,选择了不归路,即使凶险就在眼前,他也要一直走下去。

谢枋得以占卜为生,每天游走在乡村里,窘迫的生活不曾泯灭复国雄心,他期望着有朝一日收复国土。

希望终究落空,元朝统一了南宋,为稳固江山,开始拉拢重用汉族士大夫入朝为官,谢枋得的名望以及才学,颇得元朝当政者赏识,于是,几次派人劝降谢枋得,都被他严词拒绝。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是谢枋得写的《庆全庵桃花》,他借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隐喻自己此刻的心境,遁世而无任何纷扰,闲时看那桃花开,风雨过后,赏一地落红;在馨香里品茗饮酒,诗意人生。

然而世外桃源终是一场梦,梦醒之后满目苍凉。山河依旧在,但已改朝换代,而他再也无能为力。

那天大雪纷飞,谢枋得被元兵强行押送到元朝大都。故土难离终须离,谢枋得老泪纵横,频频回首,再见了故国,也许此生无缘再见,纵有万般不舍又如何?

“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逼我降元,我必以死抗争。”那年的雪纷纷扬扬,从塞北江南,到大漠荒原,落雪无声化成泪,凭吊绝食而死的爱国诗人谢枋得。

“桃红又是一年春,”风景依旧,物事人非,而“淹贯百家”的诗人只能魂归故里。

桃花开且落,乱红芬芳中,青衫著身的诗人谢枋得缓缓走来。生逢乱世以死明志,但他并不后悔,如果有来生,恰逢国难当头,他还会选择投笔从戎,而笔下绽放的,则是永不凋谢的桃花。

又是一年春,桃花朵朵开,他从桃花丛中过,携一缕馨香走向远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