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國曆史上,除了趙國開國君主以外,要說哪位君王的名氣最大,那肯定要數趙武靈王這個人的,他是戰國時代最爲傑出的君王之一,也是少數幾個能把君王的氣質演繹得最好的霸者,在他的運作之下,趙國成爲了戰國7雄裏面戰鬥力第一的大國,在魏武卒去世以後,趙國訓練出來的胡服騎射的將領居然能夠與秦國的武卒相抗衡,甚至水平還要更高一些,在他統治期間甚至還想要滅掉秦國。
這樣一個極具有人格魅力的君王,在史學家的筆下變得非常的厲害和多姿多彩,同時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多歷史大事件,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英雄般的人物,他卻留下了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結尾,因爲根據史記的記載,他曾經有兩個莫名其妙的舉動,使得後人對他留下了很多的疑惑,其中一個就是他突然之間就讓出了王位,並且傳位的對象還是一個只有幾歲的小孩子,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
要知道,在戰國年代,雖然不像封建皇權一樣,爲了王權地位,爭權奪利,但是,誰在皇帝的位置上都不可能輕易的讓出來,但是趙武靈王卻做到的,不僅讓出了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且還把他大膽的交給了一個小孩子,根據司馬遷的描繪,趙武靈王這次傳位的過程不僅詭異而且大膽,因爲他的兒子直接跳過了太子,甚至跳過了貴族的身份,一步登天成爲了君王。你現在論這種做法是擾亂國家秩序的行爲,而且極不符合邏輯性,當年小編也很好奇趙武靈王爲何會幹這麼一出混賬的事情,後來通過對史記的研究才發現,原來當年趙武靈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個美麗的少女,於是他醒來以後,就找到了現實中的夢中少女,並且把她立爲王后,他和這個少女生下了趙惠文王,於是就做出了那個大膽的決定。
老實說小編看到這一段的記載,覺得非常的詭異,因爲一個君王居然把國家的命運交給一個夢來做決定,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在王立羣老師看來,趙武靈王他有可能是覺得自己的大兒子不符合他的心意,而且,隨着他年齡的逐漸增長,他感覺自己輝煌的人生,還有話費的餘地,所以他要幹一個壯舉讓歷史上的人都記住他,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出換太子的節奏。
要說是司馬遷的觀點來看趙武靈王就是一個追求刺激的君王,他是一個英雄,在他的眼中只有勝利和失敗,只有出名和不出名,所以他幹出這一舉動完全是爲了追求刺激。但是他這麼幹以後,卻沒能夠滿足他的刺激感,因爲接下來又爆發了一個更加詭異的事情,那就是沙丘兵變,作爲趙國精神領袖和軍隊領袖的趙武靈王,居然在兩個兒子發生爭鬥的時候,意外的成爲了鬥爭的犧牲品,他被自己的小兒子關在沙丘宮殿裏面,活活被餓死,一代武靈王居然落得和齊桓公一樣的悲慘下場。
王立羣老師認爲,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的行爲激起了朝堂內部的矛盾衝突,大公子和小兒子之間的爭端和權臣的保守勢力與改革勢力的鬥爭,最終釀成了這一場慘劇,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但是他由於英雄過的頭成爲了項羽一樣的人物,他自以爲可以隨便的打破規則,卻沒有想到他打破規則以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規則反制,他一心寵愛的小兒子,成爲了他生命的終結者,而他一生追求的榮譽和刺激,結果卻只是躲在一個廢棄的宮殿裏面孤獨的餓死。
戰國時代永遠都不缺人才,趙武靈王就是一個極品,我們可以把他評價爲一個英雄式的人物,但是由於他過度英雄的表現,結果最終葬送了性命,這是歷史的悲哀,同時也是歷史的一段光輝歲月。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