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俗语作为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朵花,在千百年的过程中,俗语不仅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人们在自己生活中所总结的经验。千百年来,有的俗语过不了时间的考验,被人们逐渐遗忘,而有的俗语却是到现在都能够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就比如说“男怕磨,女怕泡”这句俗语。


男怕磨,女怕泡

经过传统文化熏陶下的老祖宗们,在日常生活中,老祖宗们总结出了“男怕磨,女怕泡”这样的生活经验。

男怕磨,说的是,只要是男人,就算他是柳下惠,也抵不过女人的软磨硬泡;就算你是钢铁硬汉,也敌不过女人的绕指缠柔。俗话还说“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说的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就算是硬汉如项羽,也难以逃虞姬的貌美温柔。在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就是“美人计”!历史上中美人计而导致功败垂成的事情数不胜数。

女怕泡,说的也是一样的。即便是贞洁烈女,也有想要有个依靠的时候。当遇到一个愿意为其付出的男人的时候,当遇到一个男人愿意真心付出的时候,也会被感动。就像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语背后的那个故事一样,在当时改嫁是可以,但却不如守节光荣,所以女子想要改变心意,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树怕三摇,女怕三撩

除了“男怕磨,女怕泡”这句话之外,还有一句那就是“树怕三摇,女怕三撩”。

这句话中说的“树怕三摇”意思并不是说要摇三次树,而是频繁地摇晃树木;女怕三撩,也不是说撩拨三次,而说的频繁地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等等。

古代自古就有“烈女怕缠夫”这样的说法。说的也和上文所说的“女怕三撩”、“女怕泡”是一样的。

要是换一句比较励志的话来说,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或者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男怕磨,女怕泡”的后一句

“男怕磨,女怕泡”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那就是“鸡怕撵,狗怕舔”。

这句话说的就是村里面最常见的两种现象,一种是撵鸡,一种是狗狗怕被舔。在农村虽说大公鸡是一个比较厉害的物种,但是母鸡却是比较胆小的。这里说的撵鸡其实是指撵母鸡,而公鸡是只有撵人的份儿,没有被撵的时候。

再有就是狗怕舔,现在我们用“舔狗”来比喻一些过分阿谀奉承的人。其实这也是说明了狗的特性,遇到它喜欢的人,总会不顾一切的去恭维,去舔。还有一种说法,是农村的土狗有个特性就是遇到一些奇怪的东西,都会去舔一舔,所以有些人就会借助土狗的这个习性去投毒,所以说狗怕舔。


其实,一些俗语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加上各地的习俗不同,语言风格也迥异,造成了对俗语的理解也很不同。这就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缘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