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塑造过林彪,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当年他在《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轰动一时。这是空政话剧团排演的一出话剧,时间长达四小时五十分,接近五个小时。


这个话剧,当年曾经以录像带的形式在全国播放,播放时应该是组织单位观看的。笔者父亲当年在学校当老师,就曾经与同事在党校里看过这个录像带,还说人物表演很逼真。

现在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李雪健在影片里扮演林彪的片段,他在话剧里夹着一个尖嗓子在高八度的音准空间里叫出的“江——青——同——志——啊”,未见其人,就被这叫声给摄服了。


这个话剧排演于1980年,现在看来,大体相当于活报剧的水平,话剧提供的历史事实,明显不超过当时的纪实文学提供的素材,但话剧能够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演员的夸张性的演绎。


当时李雪健才26岁,却演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的垂垂老矣但又胸有阴亵的矛盾状态,赋予了剧本里没有的诸多内涵,体现出了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强的功力。

在这之前,李雪健在空政话剧团一直担负着的是跑龙套的角色,地位相当的低。


1981年时的李雪健

本来他演的这个角色是虚位以待中戏的李保田的,但李保田太忙,难以来到现场排练,李雪健充当了李保田的替身,代李保田走走位,定定位,一旦李保田来了,就没他什么事了。

但李雪健抓住了机遇,硬是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他不仅当李保田的替身做得一丝不苟,更是代入自我,越俎代庖,假戏真做,把这个角色演绎到非他莫可的程度。

对于李雪健来说,这个角色对于他太重要了。


李雪健扮演的匪兵乙

之前,他在剧团里,只是演演匪兵乙而已,连匪兵甲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匪兵甲,要留给他的同行中比他更玉树临风一点的濮存昕、王学圻这些演员。

李雪健个子只有一米七零,这样的身材,在演员中是很尴尬的,但是,他在林彪这个特型角色上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在部队宣传队时的留影

从一个连一个脸都没有的匪兵乙,跃升为副统帅,这之间的巨大的落差,就这么险象环生地砸向了李雪健,任何人在这样的时候,如果不抓住这个可以进阶的机会,都会后悔终生。

李雪健的起点非常低,父亲也就是一个公社书记,他自小生活在农村里,后来初中毕业当了兵,在部队里因为是山东人,所以会说山东快书。那一年,北京的文工团演大戏,需要群演角色,李雪健在他的部队系统里被借用到北京当龙套。他是一个临时借用的战士,戏完了,他也应该回到基层部队,但李雪健见了大世面,就不想再回到出发地了,于是,他在北京四处投考艺术团体,最终被空政文工团录取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对他来说,留在北京,是一个多么难以企及的奢望啊。


在文工团里,李雪健什么粗壮活都做,使得剧团都不忍心把他裁撤了,甚至考虑过让李雪健在剧团里干干木匠的活,好歹对得起他的付出。


但演出林彪的成功,使李雪健不再是那个随时被剔出剧团的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了。

1982年八一厂再次上马《四渡赤水》,李雪健理所当然地再次在影片中扮演偶而露峥嵘的林彪一角。

《四渡赤水》这个电影当年是江青所抓的项目,影片导演蔡继渭早在1972年,就重走了长征路,体验一路风情,了解历史事实。


电影剧本正式立项是在1974年,到1976年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组建摄制组,投入拍摄了。

不过,当时的导演是苏里,而不是1983年公映的《四渡赤水》的导演蔡继渭。


苏里是中国的著名导演,他的战争片代表作是《平原游击队》,由他来执导《四渡赤水》,也是希望他能够在电影里保留下更多的弥漫着硝烟味的真实感。

不过,电影正在筹拍之际,“四人帮”粉碎,因为这个电影的特殊背景,被下令停拍了。

一度时期,剧组人员还因为听命于江青拍摄这个电影而受到影响。

比如《四渡赤水》的编剧之一李传弟就在他所供职的剧团里,因为这个原因而受到审查,后来当然没有事了。


1982年,《四渡赤水》重新启动,原来的摄影师蔡继渭担任了《四渡赤水》的导演。日后,蔡继渭担任了《淮海战役》的分集导演,个人觉得这是《大决战》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其中包括黄维兵团行进在内的几个大场面,是整个《大决战》系列中最为庞大而壮观的,至今依然为影迷津津乐道。

蔡继渭在《四渡赤水》里的一些运镜风格,后来也影响到《淮海战役》的拍摄。


比如《四渡赤水》中红军一渡赤水、经过浮桥的场景,电影用了一个旋转三百六十度的航拍镜头来立体呈现,最后镜头对准了桥上的领袖人物。


这一镜头的构思,对照《淮海战役》中的黄维兵团开进的镜头、最后画面落脚于黄维登上小土丘的终笔,可以看出两者有着相似的运镜构思。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行进场面

《四渡赤水》里原来是没有领袖人物的,只有团一级的将士,后来1982年重拍的时候,随着当时的形势,电影里将领袖人物作为主人公,但领袖人物基本没有心理冲突,电影里的戏剧冲突成份,还是原剧本里的团一级的将士们提供的。

这样,重拍的《四渡赤水》就有一些尴尬。原来电影有一个自成体系的故事架构,通过虚构的基层团队——瑞金团,来表现战争的起承转合,现在加进领袖的指挥部的戏,这两者之间,便少了一个中间过渡的阶层,好像是领袖直接指挥了一个团,那么,这不是把领袖降到师一级的层次了吗?


所以电影后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电影里加进了一军团、三军团的戏份,这样,至少可以给人的感觉,是指挥部指挥了一军团、三军团,然后才有更为基层的瑞金团如虎添翼,大显身手。

这样,电影就加进了一军团林彪的一场戏、三军团彭德怀的一场戏,但这种加戏的事,是在电影已经定型之后,再怎么加进去,也无法改变原来的电影架构。


所以,《四渡赤水》结尾的时候,领袖人物站在高坡上,前来受到接见的仍是瑞金团的团长,中间依然没有一个中间的过渡阶层。

《四渡赤水》里给彭德怀加的戏,仅仅是安排了彭德怀接了一次电话,而一军团林彪的戏,同样是只给了一个场景。


这个场景可有可无。

此时影片已经走向尾声。前一场戏中,领袖们商议已经把滇军调出来了,下一步是准备走第二步、第三步棋,然后下令发“第一军团”。

这时候,电影里出现了一场“第一军团指挥部”的场景,林彪正在地图前,研究地图上的密密麻麻的纹路。


这个林彪就是李雪健扮演的。

这时,政委拿着电报,对林说,军委要我们进一步向东,暴露自己,带滇军东去。

林头也不抬,说了两句强调的指令,一句是“要二师做好准备。”一句是询问“清水江架桥的事?”


边上的指挥员都显得很轻松,只有林彪不苟言笑,专注地没有离开地图半步。

李雪健扮演的这个角色,也突出了人物面无表情的成份,但对比他在话剧中的夸张的带有明显丑化性的表演,这个影片里的角色形象要正面得多。

李雪健对角色的定位,实际上也影响了后来《大决战》中同样的人物形象塑造。


1996年拍摄的《长征》中,对林彪的咄咄逼人,反而有更多的表现。当时,在一次会议上,林彪提出进攻打鼓新场,得到了在座将领的支持,而唐国强扮演的角色,对此十分恼火 ,大发脾气,后来直接导致精简决策机关,放弃这种扯皮的讨论模式,显然要比《四渡赤水》对人物关系的简单化要深刻得多,也抓住了戏剧性冲突的要害。


《长征》中的湘江之战

这也反映出《四渡赤水》当时在初次涉及到新视野下的战争题材拍摄问题时,无法找到更好地处理指挥部与战壕真实之间的合理分布,只好在电影里简单地比划一下,致使电影里更深层次的戏剧矛盾难以得到展现。

相比之下,1996年的《长征》始终围绕的是领袖人物的思维决策而谋篇布局,更符合艺术规律。这个影片中的林彪是由钟山扮演的,从外貌形象上来看,还不如李雪健来得更为相象。


《长征》中的林彪

尽管如此,李雪健在《四渡赤水》里首次出演林彪,还是有着不可忽略的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对李雪健来说,这是他首次告别匪兵乙担纲这么一个重要人物的演绎任务,而对这个角色来说,李雪健也是第一次为这个角色定下了日后影视作品中始终难离左右的色彩调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历史上备受争议的角色,却是李雪健日后鲲鹏展翅的福星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