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塑造過林彪,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當年他在《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轟動一時。這是空政話劇團排演的一出話劇,時間長達四小時五十分,接近五個小時。


這個話劇,當年曾經以錄像帶的形式在全國播放,播放時應該是組織單位觀看的。筆者父親當年在學校當老師,就曾經與同事在黨校裏看過這個錄像帶,還說人物表演很逼真。

現在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李雪健在影片裏扮演林彪的片段,他在話劇裏夾着一個尖嗓子在高八度的音準空間裏叫出的“江——青——同——志——啊”,未見其人,就被這叫聲給攝服了。


這個話劇排演於1980年,現在看來,大體相當於活報劇的水平,話劇提供的歷史事實,明顯不超過當時的紀實文學提供的素材,但話劇能夠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演員的誇張性的演繹。


當時李雪健才26歲,卻演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的垂垂老矣但又胸有陰褻的矛盾狀態,賦予了劇本里沒有的諸多內涵,體現出了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強的功力。

在這之前,李雪健在空政話劇團一直擔負着的是跑龍套的角色,地位相當的低。


1981年時的李雪健

本來他演的這個角色是虛位以待中戲的李保田的,但李保田太忙,難以來到現場排練,李雪健充當了李保田的替身,代李保田走走位,定定位,一旦李保田來了,就沒他什麼事了。

但李雪健抓住了機遇,硬是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他不僅當李保田的替身做得一絲不苟,更是代入自我,越俎代庖,假戲真做,把這個角色演繹到非他莫可的程度。

對於李雪健來說,這個角色對於他太重要了。


李雪健扮演的匪兵乙

之前,他在劇團裏,只是演演匪兵乙而已,連匪兵甲的機會都沒有,因爲匪兵甲,要留給他的同行中比他更玉樹臨風一點的濮存昕、王學圻這些演員。

李雪健個子只有一米七零,這樣的身材,在演員中是很尷尬的,但是,他在林彪這個特型角色上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在部隊宣傳隊時的留影

從一個連一個臉都沒有的匪兵乙,躍升爲副統帥,這之間的巨大的落差,就這麼險象環生地砸向了李雪健,任何人在這樣的時候,如果不抓住這個可以進階的機會,都會後悔終生。

李雪健的起點非常低,父親也就是一個公社書記,他自小生活在農村裏,後來初中畢業當了兵,在部隊裏因爲是山東人,所以會說山東快書。那一年,北京的文工團演大戲,需要羣演角色,李雪健在他的部隊系統裏被借用到北京當龍套。他是一個臨時借用的戰士,戲完了,他也應該回到基層部隊,但李雪健見了大世面,就不想再回到出發地了,於是,他在北京四處投考藝術團體,最終被空政文工團錄取了,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對他來說,留在北京,是一個多麼難以企及的奢望啊。


在文工團裏,李雪健什麼粗壯活都做,使得劇團都不忍心把他裁撤了,甚至考慮過讓李雪健在劇團裏乾乾木匠的活,好歹對得起他的付出。


但演出林彪的成功,使李雪健不再是那個隨時被剔出劇團的可有可無的小人物了。

1982年八一廠再次上馬《四渡赤水》,李雪健理所當然地再次在影片中扮演偶而露崢嶸的林彪一角。

《四渡赤水》這個電影當年是江青所抓的項目,影片導演蔡繼渭早在1972年,就重走了長征路,體驗一路風情,瞭解歷史事實。


電影劇本正式立項是在1974年,到1976年的時候,電影已經開始組建攝製組,投入拍攝了。

不過,當時的導演是蘇里,而不是1983年公映的《四渡赤水》的導演蔡繼渭。


蘇里是中國的著名導演,他的戰爭片代表作是《平原游擊隊》,由他來執導《四渡赤水》,也是希望他能夠在電影裏保留下更多的瀰漫着硝煙味的真實感。

不過,電影正在籌拍之際,“四人幫”粉碎,因爲這個電影的特殊背景,被下令停拍了。

一度時期,劇組人員還因爲聽命於江青拍攝這個電影而受到影響。

比如《四渡赤水》的編劇之一李傳弟就在他所供職的劇團裏,因爲這個原因而受到審查,後來當然沒有事了。


1982年,《四渡赤水》重新啓動,原來的攝影師蔡繼渭擔任了《四渡赤水》的導演。日後,蔡繼渭擔任了《淮海戰役》的分集導演,個人覺得這是《大決戰》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其中包括黃維兵團行進在內的幾個大場面,是整個《大決戰》系列中最爲龐大而壯觀的,至今依然爲影迷津津樂道。

蔡繼渭在《四渡赤水》裏的一些運鏡風格,後來也影響到《淮海戰役》的拍攝。


比如《四渡赤水》中紅軍一渡赤水、經過浮橋的場景,電影用了一個旋轉三百六十度的航拍鏡頭來立體呈現,最後鏡頭對準了橋上的領袖人物。


這一鏡頭的構思,對照《淮海戰役》中的黃維兵團開進的鏡頭、最後畫面落腳於黃維登上小土丘的終筆,可以看出兩者有着相似的運鏡構思。


《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行進場面

《四渡赤水》裏原來是沒有領袖人物的,只有團一級的將士,後來1982年重拍的時候,隨着當時的形勢,電影裏將領袖人物作爲主人公,但領袖人物基本沒有心理衝突,電影裏的戲劇衝突成份,還是原劇本里的團一級的將士們提供的。

這樣,重拍的《四渡赤水》就有一些尷尬。原來電影有一個自成體系的故事架構,通過虛構的基層團隊——瑞金團,來表現戰爭的起承轉合,現在加進領袖的指揮部的戲,這兩者之間,便少了一箇中間過渡的階層,好像是領袖直接指揮了一個團,那麼,這不是把領袖降到師一級的層次了嗎?


所以電影后期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在電影里加進了一軍團、三軍團的戲份,這樣,至少可以給人的感覺,是指揮部指揮了一軍團、三軍團,然後纔有更爲基層的瑞金團如虎添翼,大顯身手。

這樣,電影就加進了一軍團林彪的一場戲、三軍團彭德懷的一場戲,但這種加戲的事,是在電影已經定型之後,再怎麼加進去,也無法改變原來的電影架構。


所以,《四渡赤水》結尾的時候,領袖人物站在高坡上,前來受到接見的仍是瑞金團的團長,中間依然沒有一箇中間的過渡階層。

《四渡赤水》裏給彭德懷加的戲,僅僅是安排了彭德懷接了一次電話,而一軍團林彪的戲,同樣是只給了一個場景。


這個場景可有可無。

此時影片已經走向尾聲。前一場戲中,領袖們商議已經把滇軍調出來了,下一步是準備走第二步、第三步棋,然後下令發“第一軍團”。

這時候,電影裏出現了一場“第一軍團指揮部”的場景,林彪正在地圖前,研究地圖上的密密麻麻的紋路。


這個林彪就是李雪健扮演的。

這時,政委拿着電報,對林說,軍委要我們進一步向東,暴露自己,帶滇軍東去。

林頭也不抬,說了兩句強調的指令,一句是“要二師做好準備。”一句是詢問“清水江架橋的事?”


邊上的指揮員都顯得很輕鬆,只有林彪不苟言笑,專注地沒有離開地圖半步。

李雪健扮演的這個角色,也突出了人物面無表情的成份,但對比他在話劇中的誇張的帶有明顯醜化性的表演,這個影片裏的角色形象要正面得多。

李雪健對角色的定位,實際上也影響了後來《大決戰》中同樣的人物形象塑造。


1996年拍攝的《長征》中,對林彪的咄咄逼人,反而有更多的表現。當時,在一次會議上,林彪提出進攻打鼓新場,得到了在座將領的支持,而唐國強扮演的角色,對此十分惱火 ,大發脾氣,後來直接導致精簡決策機關,放棄這種扯皮的討論模式,顯然要比《四渡赤水》對人物關係的簡單化要深刻得多,也抓住了戲劇性衝突的要害。


《長征》中的湘江之戰

這也反映出《四渡赤水》當時在初次涉及到新視野下的戰爭題材拍攝問題時,無法找到更好地處理指揮部與戰壕真實之間的合理分佈,只好在電影裏簡單地比劃一下,致使電影裏更深層次的戲劇矛盾難以得到展現。

相比之下,1996年的《長征》始終圍繞的是領袖人物的思維決策而謀篇佈局,更符合藝術規律。這個影片中的林彪是由鐘山扮演的,從外貌形象上來看,還不如李雪健來得更爲相象。


《長征》中的林彪

儘管如此,李雪健在《四渡赤水》裏首次出演林彪,還是有着不可忽略的篳路藍縷的開創之功。

對李雪健來說,這是他首次告別匪兵乙擔綱這麼一個重要人物的演繹任務,而對這個角色來說,李雪健也是第一次爲這個角色定下了日後影視作品中始終難離左右的色彩調門。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歷史上備受爭議的角色,卻是李雪健日後鯤鵬展翅的福星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