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如果一个人所有的社交都是为了获得有效交换,若一段交往不能给你带来利益,你就舍弃,那现在你所拥有的朋友遍天下的景象可能只是一场虚幻,很容易被打碎。比如对功利社交的朋友,你就不要过高期望对方一定要帮助你。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我们需要群体,需要朋友,这种对于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阐明的很清楚。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但你可能很少认真思考过你是为什么而交朋友,只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去想,比如:

遭遇困难想向朋友借钱,却发现无人伸出援手,你会义愤填膺的骂他们,然后开始怀疑人生“我这些年都交的什么朋友,没一个真心的!”;

又或者回老家家和当年最铁的发小见面,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共同话题,除了回忆过去只剩下不冷不热的寒暄,这时你会想“曾经最好的朋友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其实这两种社交状态分别对应的就是

“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

我们先说说功利社交,所谓功利社交指的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成年人的很多社交都属于功利社交,比如:

参加交流会互相发名片;

跟成为医生或老师的小学同学套近乎等等……

这些是很正常的,因为工作我们需要拓展自己的人脉,帮助自己赚更多的钱。

而生活上很多时候我们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比如:

买房买车你怕被人骗,那就会去咨询懂行的人。

而在这种情况下交的朋友往往是可以给我们提供有效信息或者相关物质的人,当然我们肯定也能够给对方提供较为对等的回报,否则对方不会跟你维持这样的关系。

但是如果一个人所有的社交都是为了获得有效交换,若一段交往不能给你带来利益,你就舍弃,那现在你所拥有的朋友遍天下的景象可能只是一场虚幻,很容易被打碎。

“对谁都是朋友,实质对谁都不是朋友”。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我觉得大家可以深刻体悟一下。

要知道没有人是傻子,大家可能一开始会被你的热情所融化,但多接触几次就会发现你并不是真心的,而是想从他那里获得某种东西,他对你自然也就不会真心。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无事,那大家能其乐融融,但如果你出事,他们可能也只会袖手旁观。

美剧《破产姐妹》里的卡洛琳就是如此,她破产后去找朋友求助,但是连个愿意收留她的人都没有,只能睡在地铁站。

功利社交的潜在危险性就在于你交的朋友可能是酒肉朋友,彼此相互利用,没有真心。

说完了功利社交,我们再来看看共情社交。

共情社交指的是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是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这种社交不涉及什么利益,非常纯粹,你可能只是跟这个人待在一起就很舒心,因为你知道对方在某方面很理解你。

但同时它也容易失去,因为它非常考验你们的同步性。

比如高中时形影不离的朋友,在你们考上不同的大学后,可能就会慢慢疏远,不仅是因为你们联系变少了,也因为你们可能在朝着不同的方向成长,已经不再是同一类人,所以你们的关系就只能走到这里了。这是个令人伤感的事,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事。

这两种社交状态没有优劣之分,而且大多数人往往不是纯粹的一种,而是两种兼有,大家要做的是分辨清楚,然后用对应的态度去面对它。

比如对功利社交的朋友,你就不要过高期望对方一定要帮助你;

对共情社交的朋友,你就不能缺少必要的关心和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