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看餐飲公司。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就是,什麼樣的餐飲公司值錢。

沒有廚師的,標準化作業的餐飲公司最值錢。

很多人,不知道爲什麼俏江南爲什麼輸。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新聞報道當中都講過,不再累述。但是我今天向大家說一個另外的觀點,就是,俏江南是一個傳統的餐飲企業,廚師在其經營當中很重要,而這大大制約了他們品牌擴張的腳步,沒有辦法迅速的,一年幾十家上百家的保質保量的開設新店。

對於風投資金而言,高估值賭的是企業的高速發展,如果無法實現高速發展,那麼就是虧錢的。本來就是以一個未來想象當中的高價購買的現在股份,只有創造出比雙方想象中更高速的發展,風投資金纔有錢賺。

所以纔有了我們看到的對賭協議。在俏江南充分暴露自己無法高速成長後,風投資金通過對賭協議,爭取利益避免自己的損失成爲了必然。

但是在我看來,俏江南,在一剛開始就輸了。

因爲俏江南大量使用廚師,廚師是人,廚師水平是會有差別的。在只有10家,或者20家店時候,低速的時候,問題還不會充分暴露。

但是在30家之後,高速發展快速開店以後,你基本上無法做到全國同一個菜品,同一個口味。無法保持同樣標準的標準化的結果,就是等於失去了快速大量開店的可能。

如果只是獨資的家族企業,倒是沒什麼。但是作爲有風投資金進入的企業,這是致命的。

當你可以高速成長的時候,它們是你的翅膀,能讓你的企業提升一兩個等級。但是當你不能的時候,它們就是魔鬼。如果看我文章的,有做餐飲的,如果你的店鋪的菜品口味也要大量使用到廚師。告誡一句,千萬不要引入風投資金。

當然,前兩年,可能還看的不是太清楚,有些風投資金進入這種餐飲企業。但是目前基本上都不會給這樣的企業太高的估值。


那什麼樣的餐飲企業,最值錢呢?最基本的幾個條件如下:

(1)所有的食材和調料,只公司對公司的長期穩定採購,不在菜市場採購。以合同等形式,充分轉移食材上的風險。

(2)菜品由企業研發中心統一研發,然後研發中心還要負責這個菜品的標準化製作。要做到一個剛入職1個月的菜鳥,也能夠在學習後,獨立完成這道菜品,且味道不變。

(3)設立食材的中央加工廠,將每個菜品的食材按份/按標準量,切好,配好,打包好。在餐飲門店,就只做最後一步的簡單加工。

(4)門店的最後一步加工均用普通員工完成。整個企業除菜品研發中心,不再招聘任何一個廚師。

(5)有明確上市計劃,每年賺回的錢股東不分紅,全部用於企業再擴張。

有些人說,這不就是洋快餐嘛!NO!NO!NO!不能是洋快餐,因爲洋快餐那是歷史的階段產物,隨着中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級的需求,希望喫到更符合本民族口味的食品。我們一定要是是做適合中國口味的食物。

但是我們不能像是以前一樣的模式去做中國餐廳。要懂得學習洋快餐的標準化流程。

世面上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企業,比如某些連鎖火鍋公司,比如做燜鍋的黃記煌。黃記煌那個拉麪都可以由普通員工現場來。


以前也和朋友討論過,蘭州拉麪有沒有整合成爲沙縣小喫集團那樣的潛力。我直接跟他說,這些都是坑。也就是這個原因,技術的發展,只要由足夠的利潤,就可以取代一切手藝。

比如現在世面上,有很多自動炒菜機,我在浙江那邊親眼看過。能做500多道菜品,炒菜時間3到5分鐘。不會擺盤,就和排擋那樣,味道也和排擋差不多。

那個老闆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就跟我描繪了一個無人餐廳的場景。你走入一家餐廳,坐到你的座位上,拿起你的手機。掃描桌子上的二維碼下單並付款。

等過幾分鐘,桌子上開了一個洞,剛剛炒好的菜品和餐具就通過桌子下面傳遞系統送到了你的面前。喫完後,你按一下桌子上的按鈕,桌面就會被自動清理。從進入餐廳到出餐廳,你不需要跟任何一個人接觸。

甚至可以做到微信先點餐並付款,在你到達餐廳時,掃描桌面二維碼,熱噴噴的飯菜自動送到你的面前。更進一步,因爲是機器炒菜,可以實現每樣食材克數控制,可以實現每個人不同的少油/少鹽等個性化的需求,也可以通過分析過往訂購記錄,向客戶推薦菜品。還可推出高血糖病患菜品,高血脂病患菜品,減肥菜品,健身菜品等。

還可以利用手機定位功能預估該區域的菜品需求,提前進行炒菜和配送。

那麼這種24小時餐廳,那麼這種你在它一萬家門店都是喫到一模一樣口味的餐廳,大家覺得,這種快餐系統是否適合人流量集中的區域,比如寫字樓,景區?甚至說,我們可以以同樣方式處理肯德基/麥當勞裏面賣的食物,把這種模式開到全世界去?

你能夠想象一家餐廳裏,一個人喫法棍,一個人喫炸雞腿,一個人喫印度咖喱手抓飯,一個人喫湖南小炒肉。然後都十分正宗嗎?全品類經營,不需要一個廚師,一個餐廳就是一條美食街。


可能每個人每餐身上賺到的錢不多,但是架不住量大且穩定持續,因爲喫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全世界70億人口,一億人次喫的話,一日三餐,平均每餐哪怕只賺1元。也是每天3億,一年1095億元的純利潤。但是一道菜再怎麼也要多賺幾元錢吧!

順便說一句,機器人餐廳不靠譜!

可能對於高檔用餐需求,可能顛覆不了。但是對於人們趕時間的快餐,大家不覺得是一種顛覆麼?我相信很多人認爲,廚師是一個餓不死的行業,但是我在這裏告訴大家,廚師是個夕陽行業,未來不需要那麼多廚師。需要的是那種真正精通的大師,如果你現在才入行,不是家學淵源的話,還是勸你不要進入了。

也不是說,廚師再也沒有用。但是未來廚師行業,會出現兩級分化的行情。大量傳統小餐館倒閉,被標準化去廚師的餐館取代,大量底層廚師失業。

但是那些牛逼的,有獨門技術的好廚師,身價倍增。成爲活下來的高檔餐廳的獨門武器。其實就和如今的工廠一樣,大量技術含量不高的工廠大量倒閉,但是那些握有核心獨門技術的工廠,反而更加賺錢。

那些聘請獨門手藝大廚的高檔餐廳,如何纔是正確的路子呢?做會所。

賺錢,眼睛要麼盯着行業當中量最大的需求,要麼盯着單個毛利最高的需求。

幾年前,結識一個在海南做生態蔬菜的朋友,他說,他種植的菜,幾十到幾百元一斤不等,然後供不應求。然後他告訴我,他的菜全部是送入北京的各個會所裏面。那種只要有錢就能去的高檔酒樓,如果不是很好的朋友關係,一般都不會送菜的。


他種菜很講究,首先請專業團隊全國選址,最後選到了海南的一個地方。這塊地包下來,然後就是空3年,在這3年裏還要付一筆錢給這個團隊,對於這個地方的土壤進行生態恢復。

然後建設永久性的科技大棚,能夠模擬光照/溫度/溼度等等。連他自己進到大棚也得穿專業的服裝,並且經過幾道門。然後聘請農業專家指導和農業學校的學生爲員工進行種菜。

擇菜時,冷鏈車直接開到大棚指定區域,然後馬上開往機場,再通過冷鏈運輸的飛機立馬送往北京。再立馬送到各個會所。承諾從擇菜到進入會所的食材冷鮮室,一定是再24小時內,最快可以做到14小時,而且全程冷鏈運輸。

菜品只是會所的一個方面,我花費這麼大的篇幅來介紹這個方面。我只是想說,會所真正值錢的是爲顧客提供各種無與倫比的附加值,餐飲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比如能不能搞一個合法的打靶場。等等等等。

說到種菜,順便說一下,什麼樣的農業公司最值錢。

比如看到的一家四川的公司。

這家公司好在哪裏呢?首先經驗足,有超過10年的蔬菜種植經驗,蔬菜銷往全國18個大城市。其次是觀念新,上游產業方面,它在緬甸/巴西等都承包有土地,進行耐儲存的菜品種植。

下游產業方面,它建設自己的菜品加工廠。加菜品進行簡單加工,並且配好調料包,送往一線合作商超售賣。

隨着老一輩的老去,新一輩的獨立。對於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要麼是在外面喫個快餐,要麼回家做,但是科技的發展只會使得我們年輕人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我們很多的年輕人並不會怎麼做菜。一份標準分量(包含所有調料)的菜品,還有詳細的只做步驟,會越來越受到歡迎。


而且這家公司最對的是,這家公司不把生產基地,放在同一個地區,也不放在同一個國家。而是進行全世界的分工協作。因爲國外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優勢,甚至反季節蔬菜可以放到南半球去種植。成本反而會大量降低。

而且,隨着對於貿易業務的熟悉。不一定是國外種植要運送到中國國內來消費,甚至可以將蔬菜賣到全世界所有有華人華僑的城市。

也就是全世界生產,全世界銷售。

回到正題

寫這麼多,我還是回到房產。我知道訂閱我微信號的人,都是喜歡我說房產的。其實,我說什麼樣的餐飲公司最值錢。也是在說,什麼樣的房子最值錢。

就像是去投資公司,要想獲得高回報,一定想的是,未來怎麼樣,而不是現在怎麼樣。我一直強調的,用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如果要按照傳統的觀念去做很多估值幾億/幾十億的公司,那都是泡沫,但是金子都在裏面。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拳那段話,“忘了一半……忘了四分之三……全忘了”“好,你可以上了……”結果,張無忌一上手就把上門挑戰的八臂神劍方東白、西域金剛門兩頭陀等當世高手打得落花流水、鼻青臉腫。

沒有事務是一成不變的,哪怕是民以食爲天的餐飲。以前的規律根本不重要,重要是是以後的規律。以前的價格也不重要,買入一個房產看的是以後的價格。

合肥的房產難道在沒漲價之前,你可以按照以前的規律推算出漲這麼高?

投資房產,其實和投資這些公司是一樣的。都是預判未來。爲什麼我喜歡新城區的住宅,而不是老城區。因爲新城區是一片白紙,能容納更多的未來。

就拿餐飲喫飯來說,決定去不去一個地方聚餐喫飯的最大理由是那裏有沒有足夠的車位。你從這一點去看,停車位稀少的五一商圈,不是正在沒落嗎?新城區好再哪裏?就好在這些配套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