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次被感動,是因爲姚晨發的一條微博。

  姚晨回到家已是深夜,兒子“土豆”居然還沒睡,手裏捏着一把花滿屋亂轉。

  原來妹妹採的野花快死了,“土豆”想找水餵它喝。

  姚晨料想這花大概是救不活,又不忍說出口,還是幫“土豆”找來了盛有水的花器,看着他虔誠地把瀕死的花枝插進瓶子。

  沒想到,次日清晨,幾朵小黃花真的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一個7歲的孩子,爲拯救一束不起眼的生命心急如焚。

  談不上驚天動地,但他讓身爲母親的姚晨從中窺見了孩子對世界的善意,這種感動難以言表。

  記得不久前,她還曬出女兒“茉莉”堅持每晚給小狗蓋被子的照片。

  都是些細微小事,卻看得人心頭一暖。

  當襁褓裏的無知小兒慢慢長成一個心中有愛、眼裏有光的人,母親的內心其實特別感動。

  這也是孩子送給媽媽的最棒的禮物。

  02

  我剛做媽媽的第一年,還未能體會,也曾簡單把母親和訓誡者劃等號。

  “當媽的就是要執鞭指揮,而孩子就應該言聽計從啊。”

  其實,爲人父母的修煉中,孩子教會我們的知識點,絲毫不比父母少。

  不久前看到一段採訪,我的心靈遭受了一場“暴擊”。

  鏡頭前,記者問一羣小孩子:“善良是什麼?”

  有孩子說:“善良就是媽媽”“聽媽媽的話”;

  有孩子說:“善良就是不在困境的人幫助有困難的人”;

  還有孩子脫口而出:“善良需要理由嗎?”

  讓我震驚的是孩子們的思想高度。

  原來在他們眼中,媽媽就是善的化身(換句話說,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善良的人懂得利他(而大人們似乎習慣把自我利益看得過重);

  行善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成年人做善事往往顧慮重重、畏手畏腳)。

  有時候,我們真的小瞧了這羣“混世魔王”的實力。

  他們看似天真無知,其實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事和深刻。

  03

  昨晚刷到一條視頻,一個愛心博主給一戶貧困人家送生活用品。

  母親下地幹活了,女兒乖乖守在家裏。

  只看見家裏滿牆獎狀,旁邊是母親仔細記下的每一筆債務:

  欠xxx的電費,xx的化肥錢還沒給......

  日子真苦,但這位母親的良心沒丟。

  接下來這一幕更催淚:

  叔叔遞來一瓶牛奶,女孩嘬了一口怯怯地問,“叔,能不能給俺媽拿一瓶?”

  拿到牛奶後,她小跑到母親身邊,喂母親喝起來。

  有這樣懂事體貼的孩子,生活再淒涼,也懷抱着雨後見彩虹的念想。

  在援青公益中,韓紅也救助過一個懂事的女孩。

  歐陽曉瑾,9歲,查出再生障礙性貧血。沒有骨髓移植的話,隨時可能喪命。

  可就是當場得知噩耗後,這個女娃也沒掉一滴淚。可孩子越堅強,讓人越揪心。

  曉瑾唯一一次展示脆弱,是問了媽媽一句“爲什麼我的命這麼苦?”

  多好的孩子啊,儘管宿命弄人,當媽的又怎麼忍心放棄!

  爲了救曉瑾,母親又懷胎十月,生下小女兒,只盼着骨髓能夠匹配成功。

  《湯姆叔叔的小屋》裏寫:“女人是柔弱的,而母親的心是堅強的。”

  試想過豆芽突發什麼意外,那我也必定拼盡全力、護他周全。

  沒什麼原因,任何一個母親都這樣愛孩子,因爲孩子叫了我們無數聲“媽媽”。

  04

  有一陣子,閨蜜的老公工作調動,她獨自帶娃,心力交瘁。

  暴脾氣上來的時候就故意嚇唬小寶:“再惹我,就把你扔垃圾桶裏!”

  等孩子爸回到家,小寶自然去告狀,爸爸逗他:“那我們把媽媽扔垃圾桶吧。”

  小寶說:“好呀。”

  閨蜜正打算發怒,被小寶後半句封住了嘴巴。

  “但要先把垃圾桶擦乾淨,扔完馬上把媽媽撿回來,還要給她洗乾淨。”

  還能說什麼?帶娃的過程不就是相愛相殺麼。

  固然有過痛苦折磨,最後佔據你心田的,還是愛和快樂。

  “姑姑對我們好,長大了我們倆也要照顧姑姑。”

  山東壽光,8歲的善波和善濤向姑姑桑玉玲表白。

  爸爸骨癌去世後,媽媽大受打擊精神不振,這對雙胞胎也提早降生了。

  父亡母癡,只剩年邁的奶奶喫力照顧小哥倆。

  日子太悽苦,姑姑桑玉玲看在眼裏疼在心上,還是決定扛起弟弟留下的擔子。

  自己一家加上小哥倆、弟媳、奶奶,8張嘴全拴在打零工、賣山藥的桑玉玲和丈夫身上。

  哪怕饅頭就鹹菜,哪怕身體越來越差,這個既是姑又是“媽”的樸實婦人也從沒後悔過。

  (同心守護困境媽媽壽光朱勝花)

  其實不僅是血親的責任感,小哥倆對生活的希望也在感染着桑玉玲。

  雖然幼年遭遇不幸,但善波善濤總是爽朗地笑着。

  他們把命運設置的路障當成遊戲,只要和姑姑在一起,總會通關。

  可是姑姑已經56歲了,八口人的重擔把她瘦弱的肩膀壓得更低了。

  雖然醫院減免了費用,鄰居熱心幫忙湊錢,但桑玉玲一家改善生活,還需要更多雙援手。

  北京扶老助殘基金會發起的【同心守護困境媽媽】項目,就是集聚更多力量,幫助無力擺脫困境的媽媽渡過難關。

  演員海清說,慈善不關乎大小,關乎初心。

  天底下的母親都有着相似的初心:希望自己的羽翼足以爲孩子遮風擋雨。

  當過一次父母,就明白“孩子”意味着什麼——他/她們是騎士、棉襖,也是希望、力量,和毫無保留的愛。

  2020母親節,豆媽想邀請善良的你,共度一個意義非凡的佳節。

  捐出一頓外賣、一次野餐、一件衣服的錢,聚沙成塔,幫助困境媽媽抵擋命運的泥石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