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林金松开始筹建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四海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举办了数十场环保活动,在保护海洋环境、清理海漂垃圾、关爱山川河流、助农济困等方面开展各种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加入了守护美丽家园的行列。二十年来,林金松始终坚持在海漂垃圾清理一线,无怨无悔甘当家乡海岛环保卫士,号召更多乡邻加入守护美丽家园的行列,并积极开展助农济困公益行动,将关爱与温暖送进渔岛上的弱势群体的心窝里,并再做战“疫”最美“逆行者”,关爱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与安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在福建连江县黄岐半岛海岸边的沙滩上,常常有一位男子背着背篓孜孜不倦地清理海漂垃圾。他名叫林金松,是连江县黄岐四海环保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背篓哥”。

大力倡导环保,守护美丽渔乡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岐半岛的林金松,以海为生,与海为伴,对于自幼生长于海边的他而言,对儿时洁净的海滩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但随着养殖业、捕捞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陆源污染加剧,黄岐半岛附近海域的塑料袋、泡沫等海漂垃圾逐渐增多,海滨环境不断受到破坏,这让他感到十分心痛。

“希望下一代也能看见干净、美丽的海,希望幼时的海滩美景不仅仅成为回忆,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2000年,林金松背起背篓,走上沙滩,靠着一双手开启了他的环保之路。

林金松常在下午下班后独自到海滩清理垃圾,一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家。每装满一篓垃圾,都要花半小时从沙滩走到附近可以倒垃圾的地方,然后再回到沙滩继续捡,如此往复。

最初,他一个人在海边捡垃圾的行为让当地人不解,大家都以为这是他的工作,而在了解到他完全是义务劳动后,又有许多人劝他不要再白费功夫,潮起潮落,海漂垃圾是捡不完的。而他却从未动摇过,不仅捡垃圾的行动不曾中断,他还向他们宣传环保知识,动员村民和游客一起参加清洁海滩。随着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海滩面貌一点一点的“华丽转身”,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向这位海边的“常客”表达了支持和感谢,并渐渐培养起了不乱丢垃圾的生活习惯。

2017年,林金松开始筹建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四海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举办了数十场环保活动,在保护海洋环境、清理海漂垃圾、关爱山川河流、助农济困等方面开展各种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加入了守护美丽家园的行列。

两岸携手净滩,共守碧海金滩

黄岐半岛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这些年来,林金松所带领的志愿服务队伍以环保为契机,在增进黄岐与马祖交流的同时,也让两岸同胞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在一次马祖之行让林金松看到对岸也正受海漂垃圾处理难题和困扰,而一些马祖同胞对来自祖国大陆的海漂垃圾的抱怨让他感到羞愧,并下决心做些改变。回到黄岐后,他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组织了22位志愿者同赴马祖,与当地退休公教协会在马祖牛角沙滩联合开展了以“两岸一家亲,海漂一起清”为主题的净滩活动,得到了议长张永江及马祖知名人士等的接待与支持。张永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次活动创两岸首举,《马祖日报》次日也在头版做了大篇幅报道。

次年6月,马祖志工一行33人应邀来到连江黄岐,参加“世界环境日”和“世界海洋日”,期间由林金松发起组织的“两岸三地同心护海洋”大型净滩活动,在连江黄岐举行。当天,两岸志愿者及当地村民们携手净滩约10000平方米,清理海洋垃圾1300公斤,共同推动了环马祖澳海洋生态保护行动的开展。活动现场“两岸一家亲,海漂一起清”的横幅格外耀眼。

为了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环保的关注,不久前林金松和志愿服务队员还开启了改造海洋废弃物的活动,将在沙滩捡到的废弃物变成艺术品,让海漂垃圾有了“新归宿”。在他们的巧手下,海漂垃圾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木制鱼、哆啦A梦形状的木钟、写有“海纳百川”四字装饰木板等极具巧思和观赏性的“宝贝”。

“我觉得这些海漂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改造,让它们变废为宝,就能得到更多关注。”林金松说。

他希望未来能够汇集这些由海漂垃圾改造而成的环保创意作品,邀请马祖的志愿者共同参与,举办一个两岸创意环保展,围绕环保行动不断加深两岸志愿者的交流,以此为纽带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致力助农济困,情暖弱势群体

除了致力于环保事业,林金松还将热情倾注于对当地弱势群体的关爱。

每当逢年过节,林金松就会组织开展“敬老助困”活动,在拗九节、助残日、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庆期间,送上一碗热腾腾的爱心粥,或是几句贴心问候,或是他人亟需的过冬物资,让需要关怀和帮助的老人、贫困户等群体倍感温暖。

在平日里,林金松也常背着背篓,装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生活物品,到困难群众家中,递上慰问金,送去温暖。此外,他还义务充当销售员,常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特殊农民销售农产品,并组织志愿者义务帮忙销售。

大谷村多户人家曾面临瓜果滞销的难题,就由他出面帮忙寻找到销售渠道,点点滴滴善行很是让农户们感念不已。

在黄岐镇海丰街有个90岁的老阿婆,她自己行动不便,还要照顾两个60多岁、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林金松得知后,带领志愿者们为老阿婆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还不定时上门帮她打扫卫生、做家务。

当地村民说,这些年,像老阿婆这样被林金松他们帮助过的人,还有很多。

每隔数日林金松就会亲自或带领志愿者帮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义务剪头发,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方便弱势人群联系,成为了许多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的“一双腿”。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从“单打独斗”献爱心,到“抱团行动”做公益,林金松将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战“疫”一线,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

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林金松主动深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卓有成效。“微时代”宣传更亲民,以“微”为镜做好信息扫盲,筑牢安全岛的“防护网”。

随着感染确诊人数的增多和疫情的日益泛滥、持续升级,群众难免会有恐慌心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林金松乘着“微时代”的宣传“顺风车”,带领志愿者伙伴,从1月29日起,上街发放防疫宣传单,并组建了2个超700人的微信群,发布相关防疫知识,让群众做好防护,勤洗手、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及时回应关切,教育、引导和帮助群众增强防控疫情的信心,扫除焦虑,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心剂”。

在防疫宣传工作中,林金松发现不少村民没有佩戴口罩,他发动100多人,募集了4万多元,购买了口罩、手套等防疫物品,分批次送到村民手中。黄岐因疫情防控需要,影响到物流,林金松与志愿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充当快递员,派送过程中没有防护服就用一次性雨衣,没有一次性手套就用保鲜袋,没有护目镜就用电焊工使用的电焊罩,多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体派送口罩及生活物品,传递防疫的温暖与信心。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他不退缩、不畏惧,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重担。

林金松说:“每一分善款,都要用到村民身上。我在黄岐镇生活几十年了,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做这些一方面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想保护好村民,所以我做再多也不觉得累,心里很踏实。”

谈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林金松的眼神里透出自信。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林金松用爱谱写着疫情防护的新篇章。为战胜疫情而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2020年的春节,林金松注定是最美的风景。病毒肆虐的当下,必当是抗击疫情的守门人。病毒不止,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绝不收兵。疫情什么时候被消灭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用爱筑起的防护线将会越来越牢固。愿疫情早日消灭,愿所有人安康。待到春花烂漫时,全国人民共庆贺!

二十年来,林金松始终坚持在海漂垃圾清理一线,无怨无悔甘当家乡海岛环保卫士,号召更多乡邻加入守护美丽家园的行列,并积极开展助农济困公益行动,将关爱与温暖送进渔岛上的弱势群体的心窝里,并再做战“疫”最美“逆行者”,关爱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与安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据悉,2018年林金松被评为“福州市最美志愿者”,“2018年度福州好人”,2019年又荣登“福州好人”、 “福建好人”、“中国好人”榜。众望所归,受之无愧。(俞礽建 林辉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