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長期關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動向,孩子們注意到來自美國和捷克的公司公佈了使用3D打印技術製作的防護裝備模型。孩子們製作的防護裝備包括防護面罩和護耳夾兩種,其中防護面罩爲醫護人員救治病人時提供面部保護,護耳夾用於將口罩抽繩固定在腦後,使醫護人員避免因長期佩戴口罩而導致雙耳受壓疼痛。

新華社休斯敦5月10日電 不久前,美國得克薩斯中北部社區健康中心收到一批特殊捐贈——使用3D打印技術製作而成的70個防護面罩和300只護耳夾。製作者是當地一羣高中生,其中包括一些華裔學生。

“這個項目從3月中旬春假結束後就開始了。”Technicbots機器人隊教練王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來自得克薩斯州普萊諾市的這支機器人隊,是此次使用3D打印技術製作防護裝備活動的發起方。

美國新冠疫情肆虐、醫護人員缺乏防護裝備……相關報道頻現新聞媒體,也牽動着Technicbots機器人隊裏10名華裔高中生的心。在看到當地華人團體組織的捐贈活動後,他們希望自己也能爲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Technicbots機器人隊成立於2009年,曾多次參加科技競賽,取得驕人成績。由於長期關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動向,孩子們注意到來自美國和捷克的公司公佈了使用3D打印技術製作的防護裝備模型。

“我們採用這兩家公司的模型,並聯繫有需求的醫療機構進行測試,拿到反饋後再對模型進行修改”,王芳說,改進過程持續了兩三個星期,直到測試產品讓一線醫護人員滿意爲止。

孩子們製作的防護裝備包括防護面罩和護耳夾兩種,其中防護面罩爲醫護人員救治病人時提供面部保護,護耳夾用於將口罩抽繩固定在腦後,使醫護人員避免因長期佩戴口罩而導致雙耳受壓疼痛。

學以致用是Technicbots機器人隊的一貫宗旨。孩子們曾利用業餘時間多次參與公益活動,但真正將所學用到實處、服務於社區還是第一次。時間緊、頭緒多,讓他們感到不小壓力。

隊員劉方暐告訴記者,以往的志願者項目通常有幾個月時間準備,“但現在情況不同,我們需要每天開會討論項目進程”。

從3月中旬開始,孩子們建立了每日例會制度。由於不能見面交流,他們採用網絡會議形式,在教練指導下討論進度,佈置第二天任務。每個人的家瞬間成了車間、庫房和會議室。

據隊員胡小滿介紹,爲使工作流程更加合理,隊員們分成9個小組,從跟蹤原料、處理訂單、設備維修到製作組裝、消毒包裝、聯絡取貨等,小組之間分工協作,完成全部流程。隊員吳思傑表示,經過最初的忙亂,大家逐步適應了節奏,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如今,訂單越來越多。Technicbots機器人隊和其他團體一起,籌集了4000多美元資金用於購買原料,並與另外4支擁有3D打印設備的機器人隊展開合作。目前他們爲當地20家醫療機構提供了近600個防護面罩和約1300只護耳夾。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不斷成長。隊員李伯遠說:“與技術相比,這項工作更強調協調組織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如何與人協作和溝通。” 隊員何穎瑛表示。

學以致用,服務社區,孩子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看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對別人有幫助,這讓我們有了使命感。我爲自己感到驕傲。”隊員樊睿康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