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中國足球界的成本投入不斷攀升,衆多俱樂部“燒錢要成績”堪稱瘋狂。中國足壇、特別是中超聯賽已經被外界視爲一個超級的“燒錢遊樂場”。昨天,中國足協在上海正式推出了中超聯賽單賽季投資總額,球員薪資最高限額等相關規定。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球員薪資水平超高 俱樂部卻虧損

七年前,恒大年投入5億,便可以稱霸中超。七年後,恒大年投入約20億,但也僅僅是爭冠水平。而作爲“恒大王朝”的終結者,自上港集團入主球隊以來,總投入超過了60億,平均年投入近20億。亞冠級別的球隊中,今年的投入也超過了10億。這其中外援動輒上億的年薪、國內球員上千萬的工資成爲俱樂部巨大的支出。

亞足聯官方數據顯示:2018賽季中超各俱樂部薪資總支出高達6.96億美元,而日本的J聯賽是2.4億美元,還不及中超一半;實行了限薪的澳超只有3100萬美元。而2017年中超的虧損總額已超過了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3億),也就是說平均每傢俱樂部虧損達到4千萬美元(2.76億人民幣)以上,這些驚人的數字讓球員限薪、俱樂部投入封頂等措施已勢在必行。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中超聯賽限薪限資令正式推出

根據中國足協最新的規定,從2019賽季開始,中超聯賽未來三個賽季內的俱樂部支出、投資人註冊、虧損、薪酬以及獎金,都將實現限額,同時把此作爲各俱樂部的准入標準。

未來三年 俱樂部支出虧損有標準

支出方面,中超俱樂部將在2019年控制在12億元,2020年控制在11億元,2021年需要限制在9億元以內。而在虧損方面,也實行了限額:2019年爲3.2億元,2020年爲2.9億元,2021年爲2.7億元。如果俱樂部沒有達到相應標準,中國足協將給予相應處罰。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球員薪酬 贏球獎金都具體限制

備受關注的球員薪水也做出了限額,其中每家中超俱樂部薪酬總額佔支出比例的限額,在2019年不得超過65%,2020年爲60%,2021年則下降到55%。而且國內球員個人薪資最高不得超過稅前1千萬元人民幣,參加亞洲盃和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最多可以有20%的上浮;中超俱樂部贏球獎金全年不得超過300萬元每場,平球獎不能超過100萬元每場。違規俱樂部將被處以限制引援、罰分等處罰。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新政爲俱樂部量化設限“四大帽”

這個新政的推出也是中國足協對職業聯賽的限薪政策和俱樂部投入標準首次量化設限。相關政策共涉及俱樂部的注資、薪酬、獎金和轉會四大領域,被業內稱爲“四大帽”。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支出限額:2019年:12億元;2020年:11億元;2021年:9億元。薪酬總額比例限額:2019年:65%;2020年:60%;2021年:55%。投資人注資限額:2019年:6.5億元;2020年:5.6億元;2021年:3億元。虧損限額:2019年:3.2億元;2020年:2.9億元;2021年:2.7億元。

未來三年對中超俱樂部約束趨緊

拿2019年爲例,就是說每家中超俱樂部的支出限額在12億元以內,其中球員的薪酬總額不能超過65%,投資人的新注資不能超過6.5億元,俱樂部的虧損限額不超過3.2億元。做不到這幾項俱樂部將受到足協的相關處罰,而之後的2020年和2021年,這幾個數字還會繼續遞減。

足協爲何要對俱樂部作出限額?

目前,一家中超俱樂部每年的總支出七成以上,都用於支付球員的薪資,俱樂部虧損日益嚴重。

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表示,今年年初,足協相繼到37傢俱樂部調研,各俱樂部一致反映開銷太大,足協提出俱樂部要把自己的經營搞好,投資要理性,投資要有好的效果。此次財務約定指標的出臺,就是中國足協和各傢俱樂部共同認定的結果。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國內球員限薪:稅前1千萬元人民幣

目前中超的外援不論是轉會費還是工資都已佔到俱樂部支出的一大塊,此次新政推出將有效抑制這部分支出。而且中超國內球員當中也已有五六人的個人薪資突破了一千萬元。

此次新政在個人薪資方面就規定:最高不得超過稅前1千萬元人民幣,參加亞洲盃和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最多可以有20%的上浮。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足協如何監管“陰陽合同”等問題?

此前爲了逃避足協的財務監管,部分俱樂部曾利用陰陽合同等方式違規引援。中國足協副祕書長何璽表示,合同在中國足協備案,足協將逐一審查。沒有備案的合同將視作“陰陽合同”,不受行業保護,同時對相關責任方要進行處罰。此外,足協將加大監控俱樂部支付球員薪酬資金的賬戶,不能用現金支付。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如何平衡限制與鼓勵的關係?

中國足協將鼓勵、扶持、引導俱樂部加大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力度,所有在青少年培養方面的投資都不設限額。

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表示,年輕球員多了,聯賽成本就降低了,國家隊後續就有人了。對中國足球的發展將從長遠、可持續的角度理性把握好成本控制。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資料圖

財務成本控制保障職業聯賽健康發展

其實,將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財務狀況納入到監管體系之中,這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講並非獨創。在歐美、日韓等國的足球職業聯賽中都有相關類似的規定。

日本J聯賽:連虧三年將失去資格

在此次財務約定指標頒佈之前,中國足協和各傢俱樂部的負責人一起上了一堂“財務課”。來自國際足聯、亞足聯,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職業聯盟的專家們分享了各自在財務控制領域的做法和經驗。來自日本J聯賽FC東京的小林先生介紹說,日本職業足球聯盟對球隊的財務狀況有着嚴格的規定,尤其在俱樂部盈利方面,如果球隊連續三年虧損,就將失去日本J聯賽的參賽資格。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日本球員:獲得認可比高薪更重要

目前中國頂級球員在中超聯賽可以獲得一千萬人民幣以上的年薪。而相比之下,日本球員在J聯賽能獲得的最高薪水僅爲5000萬日元,約合300萬人民幣。日本球員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競技上的更高追求,都更願意前往足球更發達的歐洲踢球。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FC東京綜合企劃部部長小林伸樹:對足球運動運動員來說,他們的夢想就是到最高水平的地方去踢球,讓歐洲最高水平的市場能夠認可自己的水準,所以日本有很多人去歐洲踢球,工資減他也會去的。實現夢想,這對一個運動員來說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錢,現在在日本是有這樣一個氛圍出現。
「限薪令」出臺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薪酬稅前不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