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说,这场战争马超等人是失败者,可是,关西士兵的勇悍,尤其是将领马超之勇武,给曹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曹操本人更是心有余悸。可以说,这个改动将两句话变得格外有分量,里面饱含曹操对关西军的无奈、畏惧,更多的是这位枭雄对马超这等猛将的赞叹。

马超有多勇武,想必熟读三国的各位众所周知。在正史中,马超不仅身负强横武力,在谋略上也不输于人,是个典型的文武全才,只是三国小说中对他的“勇”极力渲染,所以,显得这位大将有些缺乏智谋罢了。
并且,民间很多文学作品对于马超的勇武多定位在“有吕布之勇”,如《荡寇志》《禅真逸史》《快心编传奇初集》《后汉演义》《反三国演义》等,都是将吕布、马超相提并论,甚至,民间有了“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传说。
公元211年,曹操势力面临关西军的讨伐,由于关西地区民风彪悍,所以,关西士兵骁勇善战。曹操特地嘱咐前去迎战的众将,一定要以防守为主,万万不可轻而易举的出阵进攻。战事持续到当年七月,曹操带大军来到前线,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才将马超韩遂的军队击溃。
虽说,这场战争马超等人是失败者,可是,关西士兵的勇悍,尤其是将领马超之勇武,给曹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曹操本人更是心有余悸。
在正史中,曹军大将许褚在南岸阻击关西军,为大部队断后。而马超率领骑兵步兵共计万人直击曹军,双方相遇,关西军箭落如雨。许褚对曹操说,敌军人多势众,我们当下应当撤退。随后,许褚扶着曹操上船,因为,关西军步步紧逼,曹军纷纷逃往船上,战船吃重险些沉没。
之后,许褚斩杀了胆敢擅自上船的士兵,拿着马鞍为曹操遮挡箭雨。并且,驾驶战船的船工被利箭射中身亡,多亏许褚用右手摇船,曹操得以逃出生天,战后,许褚伤重垂危。这场仗打得十分惨烈,要是曹操身边没有许褚这员大将,恐怕难逃此劫。
在《曹瞒传》中,这件事有了后续,当时,曹军被打散,将士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公流落何方,等到见了曹操,大家悲喜交加,甚至,有人放声大哭。
在《马超本传》中,马超在这场战争打响之前对韩遂提出了正确的作战思路,可惜,并未被韩遂采纳。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到:“若是马儿(马超,马腾之子)活在人间,恐怕有一天我要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能让乱世枭雄说出这番话,可见,马超绝对是个非常难缠的敌人。
在正史中,马超已经如此了得,后来,还投入刘备麾下,做了威震天下的五虎上将。这样的素材,绝对会被后世的文人引用,在引用过程中理所当然的添加了不少故事彰显马超之能。
三国志平话里有这样一段,马超拉弓引箭,射向曹军猛将夏侯惇,这一箭险些让夏侯惇命丧黄泉。作战期间,马超擒住曹操麾下的一个小兵,打听出了曹操的形象,随即传令下去,缉拿敌方所有留着长胡子的人,倘若逮住曹操本人,赏赐一万颗金珠。
曹操听见前来的进攻的关西士兵们大喊大叫,要杀掉留着大胡子的曹操,并且,眼看要他死在乱刀之下。曹军大溃,回到营中,想到虎狼一般的关西军,曹操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失神了好久。在这本书里,曹军夜间横渡渭水,关西军对着曹军射箭,不知多少士兵中箭掉落水中。曹操拿着马鞍护在脑袋上,顺着河流漂下逃过一劫。
之后,残存的曹军好不容易渡过渭水,又被马超连破八阵,直到三天之后才在一个高地站住脚。
有了这些故事打底,罗贯中的作品将马超渲染得更加勇猛。因为,父亲死于曹操之手,马超联络盟友,从西凉远道征伐曹军。在曹军溃败的过程中,曹操为了不被关西军认出来,还把自己留了多年的大胡子割断,还丢掉了锦袍,非常狼狈。即便如此,还是被马超紧逼,几次险些丧命,若不是曹洪拼死反击,恐怕曹操很难逃出生天。
除此之外,三国小说中许褚赤膊战马超这段也十分精彩,在历史中二人并没有交过手。正史中,马超见曹操旁的许褚眼如铜铃,样貌骇人,并未与其作战。可能是因为这两位超级大将未能一战,让罗贯中觉得十分可惜,所以,便在小说中加入两人恶斗的桥段。马超和许褚单挑了几百回合,不分伯仲,许褚见无法取胜,干脆脱掉了身上的战甲,光着膀子与马超恶战。
之后,两人越战越勇,各自将长枪折断,手里拿着两截断枪肉搏。最终,这场单挑逐渐演变成乱战,关西军发起冲锋,将曹军打得一败涂地,战死大半。在连番恶战之后,那句“马儿不死,吾无葬地”被作者引用到此,曹操在城墙上看见马超驰骋于战场上,来去如飞,无可奈何的曹操发出了那句感慨。
可以说,这个改动将两句话变得格外有分量,里面饱含曹操对关西军的无奈、畏惧,更多的是这位枭雄对马超这等猛将的赞叹。
相传,马超有一支族人可能播迁至亚美尼亚。那么,这是真的吗?
亚美尼亚古代著名历史学家莫夫谢斯·霍列纳齐著的《亚美尼亚史》记载:亚美尼亚的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也译马姆贡),公元三世纪由中国迁徙而来。并且,中国现代历史学家苏仲翔认为马抗为马超后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荡寇志》、《禅真逸史》、《快心编传奇初集》、《后汉演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