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份子”也称为“随礼”、“凑份子”,总之一句话:就是因为一个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的与你相关或不相关的事而拿钱去吃饭,饭吃不吃没人跟你计较,但你的“份子钱”到不到位有没有人跟你计较那就不好说了。今天,我们来听听别人关于“随份子”的不吐不快:不随不是朋友,随得多才是真朋友。

01

只有随份子的时候,我们才是朋友

说到份子钱,我身边的小叶,这几天就有点魂不守舍的,她和老公刚刚领证,想按揭一套房子,但是首付一直凑不够,她无奈地说:“实在没辙了,等我春节前结婚,看看能收多少份子钱吧!”

我有点纳闷,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毕业生,能花多少份子钱啊?没想到,她摊开算账的小本子,前前后后随的份子钱超过两万了。“有几个同学,当初我也是随了份子钱的,可是现在微信已经把我拉黑了,这些人呐!”她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的经历。当时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个同级的女孩,平时没啥来往,也就是点头之交而已。可是结婚的时候,想尽办法要到我的联系方式,“大姐,我要结婚了,欢迎你来喝喜酒啊!好多老同事都要来呢,大家好久不见都说想你了,一定要来啊!”这话说得,让我都不好意思拒绝了。

吃喜酒的那天,我专门请了半天假过去。这一趟的确遇到了很多老同事,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八卦起来。

有人在发牢骚,“逢年过节连个群发短信都没有,突然让我来喝喜酒,有点不知所措。”

有人随着附和,“我也一样啊,不来吧又觉得大家都来了,来了吧又感觉没啥交情。”

“小何姐,你咋回事啊,怎么把你也喊来了,记得你们家有事那会,也没见她有撒表示啊!”旁边一个胖胖的女生在问我,说实话我对她也没啥印象了,只能打着哈哈,“我不来怎么能看见你们呢是吧?”

喝完喜酒后,大家就开始各奔东西,离开了原来的单位,没有了共同话题,估计联系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办事路过那位同事住的附近,想约她一起出来吃个饭,结果信息被拒收了,被同行小弟提醒才知道自己已经被拉黑了。原来是这样,随份子钱的时候,你是同事和朋友;婚结完了,你就什么都不是了,只能注定成为陌生人!

02

份子钱是心意还是攀比?

涉事未深的时候,看到那些啼笑皆非的摆宴,什么“家里生小猪仔了,请大家吃酒”等等,忍不住地嘲笑。等到自己成家,成为社会的一个“单元”,开始独自面对各种人际关系时,我才知道什么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总结起来,成年人的随份子礼仪,大概可以这样概括:亲戚朋友自不必说,单位同事怎可忽略,点头之交也需兼顾。平时自己买个两三百的东西都要犹豫再三,可是到随份子的时候,我却始终掂量不准。少了吧,人家说你小气;多了吧,我结婚的时候他也就送了两百块钱呢!现在孩子考个“野鸡学校”,我还要送五百?

更奇怪的是,随份子本来是一份心意,如今却成了一些人攀比的工具,以及收礼人判断交情深浅的标准。他随了1000,真朋友;她随了200,真够抠门的。也难怪有人说,“随份子”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件有些“不近人情”的事。在老家我有一批关系还不错的前同事,他们平均比我大十来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是孩子上大学就是老人过大寿,这几年我没少因为这些事“随份子”往老家跑,实在厌倦。钱是一方面,但是谁哪有这个功夫老往老家跑?

所以当再次收到邀请是,我对一位我的老大哥说,“这次就不去了,您来我这里请您喝酒~不随份子就不是兄弟了,咱们这交情是不是也太没劲儿了...”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联系了。

03

你敢对这场人际关系绑架说不吗?

“随份子”发展到现在,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的重要支出。虽然很少有人喜欢泛滥的“随份子”这件事,可是却罕见有人站出来对这个隐形的“人际关系绑架者”说不,实在矛盾而无奈。

事实上,如果是真的好朋友,到场祝贺本是真诚之事,纯粹想见证你的幸福。大家都是怀着祝福之心,无所谓份子钱送了多少,更不会送了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把份子钱给“想办法”收回来。但是面对那些只有请客吃酒的时候才联系的所谓“朋友”,我们能不能坚决地拒绝呢?

*故事采集于网络

【今日话题】

你随的最多份子钱是多少?

你对“随份子”这件事有什么不吐不快?

▼往期精彩回顾▼

最后一天抢iPhone!

戳戳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