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梅州高端电路板基地的发展:转型升级打造百亿产业

旧闻今述

2011年8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2011年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名单,全省共有17个产业基地入围。梅州高端电路板产业基地榜上有名,并成为全省首个高端电路板基地。

梅州高端电路板产业基地以省市联动、合作共建的方式,由省经信委与梅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集中资源和手段支持发展。经过努力争取,该基地6个项目获得了省财政专项资金3900万元的扶持,对我市电路板产业通过转型升级进入高端发展、打造产值百亿元产业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电路板产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

博敏电子的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首席记者 钟小丰 摄)

遇到发展瓶颈抓住机会申请共建

“2010年,广东省开始认定第一批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然而,获知情况时我们准备不够充分,所以暂未申报。当第一时间了解到2011年也可以申报时,我们就抓住机会,全力以赴,做好准备。”时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技术创新进步科副科长王利华介绍。

王利华告诉记者,当时我市通过采取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园区经济并举的有效措施,电路板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呈现集群、规模发展的良好态势。从产业集聚度来看,当时大多数电路板企业落户东升工业园,一部分集聚在丰顺,集中度较高;从产业链来看,已形成了“铜冶炼—铜箔—覆铜板—电路板及其专用设备制造、材料”等为主的产业链,产业链相对完整;从企业来看,涌现了博敏电子、五洲集团等全国电路板百强企业,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企业发展潜力大。

我市电路板产业虽然取得良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产品结构以中、低档板生产为主,先进制造设备及核心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发展瓶颈。如果能申请到省市共建的高端电路板基地,对推动梅州电路板产业转型升级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全省得分第二竞得项目扶持资金

为了做好申报省市共建高端电路板基地的准备,解决好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市经信局牵头成立了梅州市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在协调企业减少恶性竞争、重复投资,凝聚各企业合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组织人员编制电路板基地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此外,还在2011年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副理事长、秘书长王龙基来梅调研时专门邀请他指导修改相关申报材料,取得认定资格。

“不是所有认定的基地都能获得资金扶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曾志坚介绍,当时全省采取末位淘汰的竞赛机制,通过“演讲+答辩”的形式竞争,排名最后两位的基地是不能获得扶持资金的。因为梅州地处山区,和其他地区相比,支撑基地建设的6个项目也算不上国家知名项目,但大家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综合得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6个项目争取到3900万元的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

省市共建引领电路板高端发展

通过省市共建的模式,利用扶持资金,我市引导大型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力度推动电路板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据了解,当时支撑基地建设的包括梅州博敏电子有限公司、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丰顺县骏达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6个高端项目。利用省专项扶持资金,通过重点发展高密度互联电路板、刚挠结合柔性板、汽车电路板、3G 产业配套的高频电路板、双面多层铝基板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加速实现了由中低档产品向高档产品的转型升级,带动了基地企业完善现有加工技术能力。

点 评

电子电路行业摇篮

提档升级成果丰硕

王龙基:电子电路行业以印制电路板PCB为主,包括覆铜箔板CCL等原辅材料、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以及装联SMT。该行业虽不属中低端制造业,但离高端制造业仍有差距。如何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融合发展?这赋予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更重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梅州是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的摇篮之一,1993年第一家民营电路板厂投产,行业开始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骨干企业。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市经信局的努力下,梅州在申请省市共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电子电路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成果丰硕。短短几年,梅州已形成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自主创新力强的电子电路产业。2017年第17届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百强排行榜显示,梅州有27家电子电路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其中PCB企业12家、覆铜板企业5家、专用材料企业5家、专用化学品企业2家、专用设备及仪器企业5家,梅州地区已成为全国电子电路的重要基地之一,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龙基为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第一届至第六届秘书长,第四、五、六届兼副理事长,现为名誉秘书长。)

冠锋科技员工在无尘车间里工作。 (首席记者 钟小丰 摄)

还看今朝

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印制电路产业产销两旺

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印制电路板行业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呈现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共拥有铜箔、覆铜板、电路板、电路板设备等企业共70多家。在上市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印制电路产业实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正在朝实现产业百亿产值的目标迈进。2017年,全市印制电路行业年产值约85亿元,比增约13%,创造税收4亿元,同比增长约15%,吸纳社会就业人员逾5万人。

规上企业多产业链相对完整

市经信局有关人士介绍,我市发展电路板产业有20多年的历史,1993年第一家民营电路板厂投产之后,行业发展迅速,培育出了以博敏电子、超华科技、志浩电子、嘉元科技、五洲电路集团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自高端电路板基地建设以来,电路板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电路板企业共有35家,总生产规模年产约1149.7万平方米。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其中产值5亿元以上的有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印制电路板百强企业从2011的2家发展到2017年的8家。其中博敏、志浩两家企业还进入2017年全球印制电路板百强企业。

如今,超华科技、博敏电子2家企业成功在主板上市,嘉元科技、冠锋科技等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龙头带动效应明显。多年来不断有上下游企业前来梅州投资办厂,加速了产业配套企业聚集,推动了“簇群”经济发展,初步形成铜箔、覆铜板、电路板及相关专用设备制造和材料等PCB产业链,成为广东省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中,博敏电子、志浩电子、五株科技等企业能生产高密度HDI板、多层挠性板等高端电路板。

研发创新力强行业发展迅速

我市不少印制电路板企业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印制电路行业拥有240多项技术专利,130多项发明专利。

作为龙头企业,博敏电子近年来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创新管理和保护等工作,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小组,2018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据统计,2011年至今,博敏电子仅梅州公司就获授权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新型专利69项。该公司的“超长高多层、高频板生产技术”“高多层厚铜板生产技术”“高多层金属基板生产技术”等技术均为行业内领先技术。

“2016年,我们公司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某研究所开展深入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并成功研制特种军用集成电路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冠锋科技董事长林能文介绍。多年来,该公司坚持研发和创新,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增加先进自动化设备和特殊工艺技术等举措,产品质量快速提升。

目前,该公司2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有1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拿齐“军工四证”,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取得二级保密“军工四证”的“民参军”企业,同时积极推进冠锋科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项目建设。林能文表示,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依托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等优势,做大做强 “民参军”、“军转民”产品及成果转化,实现军工产品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去年,公司总产值达0.5630亿元,相比2011年的0.1051亿元,增长了4倍多。

燃情故事

冠锋科技结缘院士

共建工作站攻难点

“2016年6月,冠锋科技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敲钟仪式时,我有幸认识了陈志杰院士。”冠锋科技董事长林能文将他与陈院士的“结缘”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祖籍梅县石扇的陈志杰心系家乡,希望做一些对梅州经济发展有益的事情。冠锋科技是我市首家军民融合“民参军”企业,与他研究空军装备等方面“对口”,便于科研成果转化,因此他对冠锋科技格外关注。

当时,深圳、梅州好几家大企业都争取与他合作。“陈院士好几次回梅,我都诚挚邀请他到公司调研、指导。”林能文积极向陈志杰院士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及规划,最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2017年8月28日,“广东省冠锋科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院士工作站”在冠锋科技挂牌成立,成为我市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同年,冠锋科技还成立“广东省航天航空PCB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借助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外脑”,攻克技术难点。

浪 花

扶持资金助力博敏

填补梅州行业空白

博敏电子的“刚挠结合HDI高端印制板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2011年“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梅州高端电路板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

“之前我们以硬板生产为主,产品集中应用于家用电子产品、汽车行业等,2011年,我们开始研发软板项目。”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技术中心主任、研发/知识产权部经理陈世金介绍,当时梅州地区刚挠结合HDI板生产方面是“空白”,软板生产对设备要求更高。在市经信局的支持和指导下,该公司争取到省市共建的专项扶持资金800万元,对公司购进高科技专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建立现代化生产车间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该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使公司产品向医疗器械、军工高科技产品等领域“进军”,不仅给公司带来可观利润,而且填补了梅州地区刚挠结合HDI板的空白,在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层次、促进本行业升级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延 伸

协会助企业抱团发展排忧解难

“协会向政府部门反映相关问题以后,政府部门非常关心和重视,及时作出处理,推动企业、行业发展。”梅州市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简称MPCA)会长谢坚生介绍,MPCA现有会员单位120多家,协会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2016年,不少会员企业对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升工业园园区内路面受损影响员工上下班、影响车辆进出接送货物、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很困扰,希望协会帮忙反映解决问题。为此,协会拟函向高新区管委会北区领导上报情况,经过园区办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最终破损路面恢复如新,消除了出行安全隐患,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协会提出的企业高管及技术员工子女入学难、园区运动场馆少、补缴社保金等问题均及时处理并反馈,为企业排忧解难。

不仅如此,协会还多次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会,在凝聚各企业合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介绍,协会自2011年4月8日挂牌成立以来,不仅组织了印制电路技术、智能节水改造、企业管理、环保专题、印制电路检验工(高级)等专题培训班,而且开展了高端PCB失效分析及电镀工艺难点研讨、CCL技术、钻孔技术等专题研讨交流会,还组织会员企业到日本、国内安徽以及省内清远、东莞等地走访考察,联系江西万安、江苏昆山等地线路板企业到梅交流考察,为会员单位搭建了一个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知识和更加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国内外市场起得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策划和统筹:王伟金

文字采写:严海苑

邝逸平、杨勇庆对本专题采写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严海苑

版式设计:涂未然 校对:申世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