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接受的人,最後只能與喬丹、科比們分道揚鑣,而接受的人,雖然“飽受凌辱”,甚至認爲喬丹就是個混蛋,但多年以後回想起來,他們卻仍然會表示,喬丹是個好隊友,因爲他推着大家一起進步,一起贏,最終拿下冠軍。勇士隊有多人都爆料過,格林很喜歡在訓練中挑釁或激怒隊友,而身爲主教練的科爾,卻從未制止過格林的舉動,這很可能也是因爲他早已從喬丹身上明白了,這種做法對全隊其實有很大的好處。

北京時間5月11日,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的第7集和第8集今日更新,而在節目中,喬丹也展現出了自己在私下場合中兇狠的一面,對待隊友十分嚴厲,甚至有時候會刻意羞辱隊友。

這一點在與籃網隊的季後賽首場比賽結束後有所體現,雖然公牛隊96-93取勝,但身爲一號種子,卻被排名第八的籃網隊拖入加時賽苦戰,這讓喬丹很不滿意。

喬丹的隊友庫科奇就回憶道,“如果我們打得不錯贏下比賽,那一切OK,但如果像對陣籃網隊那樣,就會收到喬丹的警告,他會說,‘你們這些狗孃養的,今天沒好好打,明天給我準備好好訓練’。”之後同樣當過喬丹隊友的科爾也表示,“喬丹的理論就是,如果你適應不了我給的壓力,那麼就無法應對季後賽的壓力,所以他在訓練中不斷噴垃圾話,針對隊友。”

喬丹對隊友如此嚴苛,其實讓很多球迷一直很不解,而他對此以前隊友斯科特-伯勒爾舉例進行了解釋,他表示,“伯勒爾是個有天賦的球員,但缺少奉獻的決心,對比賽的嚴肅態度,所以我要不斷鞭策他,刺激他,我有幾次差點跟他打起來,其實只是想讓他感受到‘兄弟,我受夠你了,我要幹你’。”可喬丹最後卻很遺憾地表示,自己沒有成功,因爲伯勒爾人太好了。

人好,本來是優點,可在NBA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狠一點纔是能夠走得更遠的生存法則。不僅僅是喬丹證明了這一點,在更衣室內罵過隊友的奧拉朱旺,同樣習慣於在訓練場上狂飆垃圾話的科比,還有和隊友大打出手過的加內特,都證明過這點。

反倒是NBA一些著名的謙謙君子,如海軍上將羅賓遜、格蘭特-希爾等等,他們爲人禮貌溫和,是隊友心目中的好人。可到了季後賽需要真刀真槍殊死對決的舞臺上,這些球員往往表現會比常規賽時打折扣,導致無法在季後賽中走到最後。

或許有人會舉一些反例,如鄧肯、庫裏這樣的領袖,對隊友也很溫和,但最終也多次率隊奪得過總冠軍。但請注意,雖然鄧肯和庫裏性格不夠狠,但他們身邊往往擁有夠兇狠的幫手,如鮑文、格林。勇士隊有多人都爆料過,格林很喜歡在訓練中挑釁或激怒隊友,而身爲主教練的科爾,卻從未制止過格林的舉動,這很可能也是因爲他早已從喬丹身上明白了,這種做法對全隊其實有很大的好處。

當然,確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這種嚴苛的待遇,例如奇才隊選中的狀元誇梅-布朗,先是跟喬丹當隊友,後又跟科比當隊友,就被噴得自信心都沒了。不過即便是這些沒接受住考驗的球員,也明白喬丹、科比等人的做法,是爲了大家好,是爲了勝利。

不接受的人,最後只能與喬丹、科比們分道揚鑣,而接受的人,雖然“飽受凌辱”,甚至認爲喬丹就是個混蛋,但多年以後回想起來,他們卻仍然會表示,喬丹是個好隊友,因爲他推着大家一起進步,一起贏,最終拿下冠軍。而皮蓬更是表示,“我需要喬丹去當惡人。”

除此之外,喬丹能被隊友信服的原因,還在於喬丹的個人實力夠強,同時對自己的要求也同樣夠狠。他對隊友提出的嚴苛要求,自己必然能完成,這樣自然也就堵住了質疑的聲音,隊友們只能咬着牙緊跟上他的腳步,然後去拿下一座又一座總冠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