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17點

由胡一天、陳哲遠、梁婧嫺、蘇櫻等主演的電視劇《絕代雙驕》,一下吸引了觀衆的注意。

雖然,這只是古龍先生衆多作品中的一個,卻是觀衆最爲喜歡的作品。

喜歡這一個版本,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還原的《絕代雙驕》了,書粉最爲喜歡。

原著粉的最愛

儘管,以前幾版對演員的選擇都很用心,但是與新版相比,劇情真的太還原了。從惡人谷十大惡人到鐵心蘭、張菁(小仙女),以及慕容九等等,配角也都很豐滿,原著黨10個手指表示稱讚。

此外,特技和武打設計也非常好,實景拍攝更是大氣磅礴,取景十分用心,尤其是江楓殉情處和"魚蘭初遇處的山巒"的風景都很優美清新。

角色的定位很好

胡一天在劇裏還是很有魅力的,在小姑姑抱花無缺那一下,很有感覺,也確實被江楓和花月奴的哭戲虐到了。也正是胡一天在劇中同時扮演了江楓和花無缺,讓小姑姑總是走不出那段情,因爲在她的印象中,花無缺太像江楓了,那個自己永遠也無涯得到的男人。

陳遠哲鬼精靈的樣子真的惹人愛,可愛裏帶點壞,壞裏還有點帥,是小魚兒本魚沒錯了。以至於讓桃花、鐵心蘭、海紅珠、段三姑娘、蘇櫻都對他一見傾心。

反對的聲音?

不喜歡的人,認爲移花宮的佈景就很出格,它應該以花朵的紅色爲主基調,特別是宮門“移花宮”那三個字必須用紅色或者粉紅色。新版本中,就連這三個字都整成了綠色,太不入流了。

主角也讓人出戏,感覺氣場達不到那個高度,硬是用力表演顯得好生硬、很突兀!受傷那麼嚴重,還跟個沒事人一樣,這讓觀劇的人情何以堪?

胡一天不太適合演古裝,本人帥氣但神態比較僵硬,表情太過平淡,從始至終沒感覺出有什麼表情變化。以前的不論是1979年版、1988年版、1992年和1999年版的《絕代雙驕》、還是2005版的《小魚兒與花無缺》,那可都是承載着不少人青春記憶的。

好的東西是要跟隨時代發展的

其實,對於一部好的電視劇來講,是有時代感的。《絕代雙驕》的劇情設定目標和受衆應該是年輕一代,因爲該劇講述了一對“雙生”兄弟從小被迫分開,他們各自成長,衝破重重阻力,拼力相認的故事。

只有年輕,纔會不斷成長、並期盼着成長中能夠邂逅美好。相反,看過1988年或者1999年版《絕代雙驕》的觀衆,現在起碼都已經步入了中年。

在中年人的心中,他們的眼光與喜好,不一定適合當下的青年人。這或許就是,對新版《絕代雙驕》評價爭議較大的原因了吧!

試問一下,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夠明白什麼叫做孤獨?其實,邀月就是孤獨,她孤獨地活着,在她的生命中只有她自己。就算是自己的親妹妹,那也是另一個孤獨的存在,兩個人正好配成一對。

經典的魅力所在

相反,不少觀衆也都沉迷在花月奴的顏值中無法自拔。這就是經典的魅力,而經典是可以跨越年齡的。經典也是需要經過時間沉澱和同類型的劇來襯托的。

作爲移花宮的大宮主邀月,毛林林在第一集霸氣登場,清冷冰霜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慄。她有多冷,其實也就證明了她對江楓有多愛,也就是愛之深恨之切吧!

雖然,只有幾分鐘的出場,毛林林憑藉生動自然的演技,在初登場時就抓住了觀衆的心,成爲新版《絕代雙驕》中的經典角色之一。

當然,作爲移花宮的大宮主,她也是這部劇中的主宰人物,因爲這一切的事情,都可以說是因爲她的因愛生恨而衍生出來的。

而花無缺和小魚兒就是那個衍生品。

遵循原著的魅力

其實,以前幾個版本的《絕代雙驕》,都沒有比這版更還原的。林志穎版本中,小魚兒的小痞子樣讓人有喜歡,此外,《小魚兒與花無缺》也只是頂着原著的人名罷了。論製作論劇情、論原著程度、論演技,新版本都能夠吊打前幾版魔改劇。本文由東方號娛樂17點在本平臺原創首發。

劇情大家都看過,萬變不離其宗,大家有異議的無非就是劇情的改編程度和演員怎麼進行新的演繹。

作爲古龍先生的作品,大家在追劇中就要品鑑一下,該劇是否能夠拍出不同於金庸武俠劇,而獨具古龍武俠的特點:

1、古龍作品很有感染力,讓人在艱難的生活中明白、人性的黑暗,而後可以更堅強的生活。

2、與金庸作品相比,古龍更擅長於對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動的刻畫,細膩而悲情。藉助情景來烘托人物內心活動,並且常用短句營造心理環境。

3、小說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是個時代絕緣體。

4、小說中的男主角大多風流多情,這或許和古龍先生自己的情感有一定的關係。

由胡一天、陳哲遠主演的電視劇《絕代雙驕》基本符合以上要求,至於具體演員的演技,還有提高的空間。整體看,由胡一天、陳哲遠主演的電視劇《絕代雙驕》還是可以的,也十分的符合目前年輕人的認知。

在“酒鬼”古龍的江湖中,都是那樣的恩怨分明,愛與不愛只是那一線之間,比如小魚兒和鐵心蘭之間,小魚兒和蘇櫻之間,愛就是愛,不愛就算是勉強在一起,也得不到幸福。

或許,江湖之中,就該是如此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