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開幕式。(視覺中國/圖)

2018年11月14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參與籌建的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AIX)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正式開市。兩個月前,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AIFC)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CBIRC)簽署合作備忘錄。

根據相關合作協議,上海證券交易所作爲AIFC管理局的戰略合作伙伴,持有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25.1%的股份,並將在技術諮詢、業務規劃、產品設計、市場推廣等方面對該交易所的籌建給予全方位支持。

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11月16日在上海主辦“中央歐亞新金融樞紐:投資和融資機會”論壇。上交所總經理蔣鋒在論壇上表示,哈薩克斯坦是“一帶一路”倡議六大經濟走廊中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第一站,“一帶一路”合作由此發端。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橫跨歐亞兩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國家人口約1822.8萬,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阿斯塔納被稱作歐亞大陸的“心臟”,自1997年從阿拉木圖遷都後,阿斯塔納就一直是哈薩克斯坦新的政治、經濟中心。

“不僅它(阿斯塔納)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靠近中國北疆地區,戰略地位也非常重要。通過金融中心的建設,它不光輻射自己的領土,周邊中亞國家都在它的輻射半徑範圍內,像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一大片都受它影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

該中心執行董事葉•羅斯瑪加穆別托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國企私有化是該中心一個重要議題。不久前,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鈾生產商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成功進行IPO。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的鈾開採量去年達到世界鈾礦開採總量的20%。

根據計劃,哈薩克斯坦的私有化工程計劃將共計出售876家公司,其中包括國家主權基金薩姆魯克-卡澤納主權基金控股的215項資產。在9項最大的資產中,有7項將通過IPO的方式進行私有化,主要地點就是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

到2020年,第一階段上市企業包括哈薩克斯坦電信、阿斯塔納航空公司和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第二階段上市企業包括薩姆魯克能源和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第三階段上市企業包括哈薩克斯坦郵政和哈薩克斯坦鐵路。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也是中方參與合作建設中重心之一。

“‘一帶一路’整個產業佈局都需要金融支持,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將成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平臺,未來可以跟上海形成‘東—西’呼應。”徐洪才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