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南京农业大学,Biotech

GPA:3.9 / 4.0(年级第一)

TOEFL:102

GRE:323.5

Offer: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莱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Final Decision:杜克大学

不想一直“不懂”

作为一个曾经连套磁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留学小白,真的没想到有一天能拿到 9 所学校的 offer。虽然我大一就决定出国了,但那时的我其实对留学申请的很多相关信息都不懂。

对于一个很容易恐慌的人来说,这种“不懂”的状态是很难熬的,我也不想让自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所以哪怕当时只是大一,但我已经在准备找机构的事了,因为我不想等到之后申请时才发现自己各方面都不足。

因为不懂,更因为不想让这种“不懂”的状态持续太久,所以我相比其他同学接触留学机构都要早。但接触得早并不意味就会很顺利,我一开始也是走过弯路的。

在大二上学期,我妈妈帮我咨询了一些机构,并给一家传统机构交了 2000 块的定金,那时的我其实对这家机构并不了解,但还是试着联系了这家机构的老师,通过接触后我发现他们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是服务不专业,老师在学习规划和留学申请上并没有给我什么具体的建议或可实施的计划;二是做事不积极,沟通联系不主动,很多时候都需要催着老师去做事,对学生也很不上心。基于这两点我最终决定宁愿浪费定金也要重新找机构。

大二上成为“种子”

在我重新找机构期间,我也在一个语培中心学托福,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专业性很强让我十分信任的老师,是她向我推荐了棕榈,她把棕榈市场部总监 M 姐的联系方式给我,然后我便通过向 M 姐咨询开始了解棕榈。

我觉得有时候你接触的人是否靠谱在你和她聊了几句之后就能感觉出来,在我最开始接触到 M 姐,还没有聊到具体的服务内容时,我就能感觉到她很专业,她的每个回答都能很好地切中我的需求。

因为咨询棕榈大部分是我一个人负责的,我父母几乎没有参与,所以我也花了很多心思。我记得我问了 M 姐很多问题,因为当时是大二,她向我推荐了种子计划,她给我看了种子计划的大概服务流程和学员规划后,我根据这些内容问了她很多具体细节。比如上课课时、内容安排、收费标准、内推项目、导师辅导等,每一个她都非常耐心地解答,就算我问她“套磁是什么”这种问题,她也没有任何不耐烦。

正因为和她沟通的过程中我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同时也让我渐渐感受到棕榈的专业和态度,一步步对棕榈加深信任,所以我在大二上学期就签约了种子计划。

回想我和 M 姐咨询的过程,我觉得最让我满意的一点就是 summer school 的部分。她告诉我在种子期间导师会帮助我申请这类项目,如果我自己没有这些机会,棕榈会用自身资源帮助我内推,这一点对于当时处于大二的我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

说实话我大三参加的宾大 summer school 对我的申请帮助是非常大的,这主要得益于在那期间我拿到了一位宾大教授的高含金量推荐信。

这个项目虽然是我们学校提供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会很好申请,因为这毕竟是宾大,虽然只是一个夏校项目,但也要求申请的学生托福必须上 100。我申请这个项目的简历和推荐信都是种子阶段的主导师给我修改的,他是本科北大、PHD 宾大的一位学长,他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步应该怎么做,最后能成功去到宾大交流学习并且拿到推荐信,他功不可没。

在申请季之前,处于种子阶段的我们常常会面临很多选择,比较小的就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选修课,重要一点的就是应该进什么样的实验室,选什么样的教授当导师等,这些或大或小的选择都是很需要专业的人来把关的,所以我也很感谢学长能在这些关键时刻为我指点迷津。

除此之外,学长还教会我很多具体的事,比如怎么给教授发邮件,怎么在实验室里更好地跟师兄师姐学习等,这些经验对于我这种需要搞科研的理科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想正是因为在学长的指导下我在前期建立了一个较好的科研基础,才能让我在后面的申请上不那么艰难。

学长对我的另一个帮助就是语言考试时间线的把控,有了他的督促,我能在 DDL 之前及时完成申请所需的一些准备,这也是我当初愿意早点签下种子计划的原因之一,不仅在一些抉择上有专业的导师用长远的眼光来帮你判断,而且在申请的各项准备上也有人帮你把关,让你觉得很有保障。

我的两位导师

进入申请季之后,棕榈为我安排的两位导师我都非常满意,一位是我的主导师 Yujia 姐,另一位是专业导师 Yt 学姐,我想我最后能收获这么好的申请结果与她们二位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学员与导师的群聊截图)

我的主导师 Yujia 姐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她会把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列得非常清楚,只要按照她的计划走就绝对不会错过 DDL,有她来把控整个申请我非常放心。

虽然我们隔着时差,但她并没有给我有时差的感觉,有什么事情找她都会很快给你回复,同时她对留学的相关信息也非常了解,不单单因为她人在美国,更因为她辅导经验丰富。基本上我的整个申请除了专业上的事外其余都是由她负责的,真的非常感谢她。

(学员与 Yujia 姐的聊天截图)

申请中专业上的所有事都是由 Yt 学姐负责的,比如文书,一开始她帮我定好了框架和主题,我写好初稿后她又大刀阔斧地给我改。她是生物学的 PHD,改文书非常 professional,她总能很精准地抓住关键点,帮我去掉繁杂的部分,保留最能展现我优势的内容,最后的完成稿我也非常满意。

在选校上,我当时列了两个标准,一是安全,二是项目质量要好,然后便依据这两个标准确定了一个初步的选校 list,最后我和 Yt 学姐再一起研究分析这些学校的生物相关项目,结合我自己的水平,商量着把名单最终确定下来。

(学员与 Yt 学姐在群聊里的聊天截图)

通过我的切身感受,我觉得棕榈这种导师分工形式是非常科学的,一位负责专业上的所有事,一位帮你 handle 申请大小事,这种搭配合理且高效。而且负责我的两位导师人也非常好,相处很愉快。现在她们也成为了我可以分享兴趣、倾诉烦恼的好朋友。

 (学员与 Yt 学姐的聊天截图)

(学员与 Yt 学姐的聊天截图)

面试这一关

我申请的学校中有好几所都需要面试,几乎都是视频面试,在面试前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面经,整理了几十个常见的问题, Yujia 姐也有跟我分享面试经验,比如怎样更好地阐述简历上的内容,因为大部分面试官都是依据简历来提问的。经过一定的练习后 Yt 学姐便帮助我做 mock interview。

西北和杜克是我一直很想去的两所学校,他们的面试风格很不一样,西北的问题比较常规,基本上我之前练习的都有 cover 到,但杜克就是比较自由的聊天,没有太多专业的问题。会产生这种差异有可能是因为每所学校想要考察的点不同,也有可能和面试官的背景有关。

如果面试官是你同专业的 professor ,或与你专业相似,那他肯定会问很多专业的问题;如果他只是一个教务,背景相对 general,他就有可能偏向一些其他的问题,形式较自由。

其实面试官的背景是可以在 LinkedIn 上查看的,当你得到面试消息时,先去学校系统里看面试官是谁,再去查他的 background,这样面试时你就会游刃有余一点。

对于面试,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要对简历上的所有事都非常清楚,不仅要知道具体做了什么,还要能说出做这些事的收获体会,同时语言要简练,表现自信一点。

努力与坚持最重要

我认为我算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我大一决定要出国后,大学四年都没有动摇过,哪怕大四时我获得了清华北大的保研资格,我依然选择放弃。

从种子到申请季,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在各个阶段应该定什么样的目标,然后怎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如托福 GRE 要考到多少分,科研应该怎么做,学校项目应该怎么选等,一步步摆脱了大一时那种“不懂”的状态,在导师的带领下渐入佳境,最终和导师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果。

 最后分享何炅老师的一句话给大家:“要得到你必须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就放弃,但放弃了就不要抱怨,人生就是这样,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愿你能活成想要的模样。

想了解更多的同学可以:

添加棕榈大道最酷小助手微信:palmdrivepr

添加棕榈大道最酷小助手微信:palmdrivepr

添加棕榈大道最酷小助手微信:palmdrivepr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