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刚刚建国一年时间,我们就派出志愿军与强大的美军及其他联合国军英勇作战,并通过3年的激战达成战略目的,非常不易。但当年中美国力及军事实力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志愿军赴朝作战,其实也得到了强邻苏联相助。那么苏联当时出了多少力呢?他们自身的损失又如何?我们来了解一下。


如果要讲损失,苏联当然是有的,但总体而言苏联还是通过朝鲜战争获利了。1950年朝韩开战,是得到斯大林默许的,原因是苏联也希望朝鲜半岛由亲苏的北方军队实现统一,从而使苏联的半岛利益最大化。然而战争只打了3个月,局势就因为美英国家大举增兵而倒向南方,苏联和朝鲜都急需中国出兵过江,对抗联合国军挽救战场形势。中国对局势及各方考虑洞若观火,出于自身边境的安全需要和东亚整体格局,在1950年10月出兵朝鲜。

其实出兵之前,斯大林就已经许诺提供志愿军苏式武器装备,并派出空军参战。这两样都是志愿军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军虽然兵员充足,建国后有500多万陆军,但是所用武器大多为侵华日军遗留和国民党军处缴获的美式、苏式旧武器,跟朝鲜战场上的美军装备存在代差,如果能成建制配给苏联新式装备,则将缩小和联合国军之间的硬件差距;另一方面中国当时几乎没有空军,而现代战争讲究三军协同,制空权尤其重要,美军恰恰是空军力量最强的国家,将给地面的志愿军部队造成巨大威胁,饱和攻击下甚至寸步难行(事实上在朝鲜战场,我军确实多以敌机和重炮无法覆盖的夜战为主)。苏联当时已经研发出对美性能占优的米格15战机,但又缺乏实战检验,正好在朝鲜上空派上用场。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工厂生产的步兵装备武装了30个师的志愿军部队。当然,由于苏联受到二战破坏严重,军工产能也有限,工期一再延误,导致战争最激烈的前半段志愿军武器十分落后,苏联装备大部分未及时到位。而且苏联订单为60个师的武器,到双方停战时才完成一半订单任务。不过志愿军在使用过程中对苏制37 毫米高射炮、76.2 毫米加农炮等武器评价颇高,无疑对加强火力和防空有重要帮助。空军方面,苏联在战争中先后派出12个航空师作战,空军参战总人数在1952年曾突破2.5万人,飞行员身份对外秘而不宣。苏军在朝鲜上空表现优异,空战战损比明显好于联合国军,共击落了800余架敌军战机,而苏联的地面高射炮兵也有212架敌机的斩获。


由于苏联并非免费向志愿军提供装备,武器实行分期付款减半优惠等政策,所以直到后来中苏交恶时期,我国仍在付武器费用,苏联在朝鲜战争中总体是盈利的,还拉动了国内生产及就业。而伤亡人数上,苏联战死不到300名(飞行员加地面炮兵)军人,战机损失325架,苏联此战的损失总体上并不严重,但发挥的作用却是比较显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