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河南南阳,我一定要去看看卧龙岗的武侯祠,那可是世代传颂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当年一代智圣诸葛亮曾在此隐居求志,躬耕苦读,默默耕耘了10年,等待了10年,从而被后人尊称为卧龙先生。

  但我也知道,一直以来,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两地对诸葛亮的隐居地多有争议。南阳人说,诸葛亮就是隐居在南阳卧龙岗,而襄阳人说,襄阳隆中才是诸葛亮的隐居地。“两阳争龙”从未停歇过。

  听说在1990年的时候,就发生过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当时国家要发行一枚“隆中对”纪念邮票,首发式前就遇到了麻烦。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地民众都坚持说孔明是在自己家乡隐居的,首发式应该在自家的地盘举行;争得难解难分,结果这枚邮票的首发式索性被争黄了。

  南阳卧龙岗与襄阳卧龙岗之争自古有之,早在清朝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做了南阳知府,他在任上就遇到了特别为难的“夺龙”战。不过他并未偏向自己的家乡,他说“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说的非常有道理。

  其实诸葛亮不是湖北人,也不是河南人,他是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因为他出生在早晨,窗外即将放亮发明,他的父亲便给他起名叫“亮”,字孔明。

  这里就是我心心念念的茅庐,上面悬挂着1973年郭沫若先生手书的“诸葛草庐”匾额。当年诸葛亮在此潜心隐居、躬耕苦读,刘备三顾茅庐于此,“三分天下”的策略也是在这里产生的。

  “诸葛草庐”是一座八角尖顶茅亭,不高也不大,我不由地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居易曾在《咏史》称道“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南阳卧龙岗这里原来叫诸葛庵,据说是元延祐四年时仁宗皇帝将其改为 “武侯祠”。到了清康熙年间武侯祠又重新修建了 “卧龙岗十景”。

  卧龙十景分别是草庐、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诸葛井、躬耕亭、小虹桥,而且还修建了卧龙书院。

  古柏亭,位于草庐左侧。亭前有一棵已歪斜的粗大古柏,传说是诸葛亮种下的,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就是把马拴在这棵古柏上的。

  “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武侯祠的碑刻“出师表”令我久久驻足。据记载这是岳飞遇雨夜宿武侯祠而挥泪手书。“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武侯之胸怀志略与名将之翰墨神工融为一体,实属难得。

  南阳武侯祠于1996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面积很大,占地约15万多平方米,松柏苍翠,树木茂盛,景色宜人;我在里面转了一个下午也没有转完。

  不知不觉地天色已暗,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要关门了,但我的步子却越走越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简介】三姐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旅行家。

  【版权声明】本图文版权归三姐姐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