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再現南中軸景觀風貌,天橋地區將在今年以修復古建的方式,對三條衚衕進行修繕,推動打造天橋文化探訪路徑。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北京天橋地區緊鄰南中軸線,保留衆多明清、民國時期的老胡同。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北京天橋地區緊鄰南中軸線,保留衆多明清、民國時期的老胡同。爲再現南中軸景觀風貌,天橋地區將在今年以修復古建的方式,對三條衚衕進行修繕,推動打造天橋文化探訪路徑。

天橋地區今年將拆違7000平方米

今天(5月8日)上午,西城區天橋地區,一處面積超1800平方米的違建被拆除。今年,該區域將拆違7000平方米,助力南中軸申遺。

南中軸西側將打造老北京建築“活態博物館”

今天上午,西城區天橋地區,一處違建被拆除。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天橋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兵介紹,該違建已存在20多年。違建位於一家酒店樓頂五、六層,爲加蓋的酒店客房。拆除中不但要搭建防護結構,避免周邊居民院落和房子遭到拆除物的破壞,還要同時拆掉電梯和電梯井、兩處大型煙道、一處手機信號源等設施,逐層斷水斷電,以確保其他樓層能正常使用和經營,預計拆除時間約兩個月。

據介紹,7000平方米違建將於今年10月前完成,騰出的空間,將用於留白增綠,打造體育設施、居民健身場所和街心籃球場。

南中軸西側將打造老北京建築“活態博物館”

一名施工工人正在拆除違建。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打造老北京建築“活態博物館”

三條修繕的衚衕分別爲校尉營衚衕、九灣衚衕和鷂兒衚衕。

“這三條衚衕保留了很多明清時期以及民國時期的歷史遺存,而且衚衕肌理保存完整。”李兵介紹,經過古建專家考察,決定對三條衚衕採取最小干預修繕。

所謂最小干預修繕,就是按修繕古建的方式修繕民居。“我們不用貼磚、抹灰等對建築產生破壞的工藝。會聘請有資質的古建修繕隊伍,採用剖磚堆縫等傳統方式,恢復原有建築的風貌。”

李兵表示,目前三條衚衕的拆違已接近尾聲,只剩下鷂兒衚衕的3處違建,待拆違完成後將啓動修繕。今年年底前修繕完成之後,曾經“湮沒”在大雜院裏的明清、民國時期的老建築將重新亮相。爲了挖掘衚衕文化,天橋街道還將設計一條天橋文化探訪路徑,打造老北京建築“活態博物館”。

此外,天橋地區的留學路、趙錐子衚衕、儲子營衚衕、鋪陳市衚衕等4條緊鄰南中軸線的衚衕街巷也將啓動拆違,所有拆違工作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後續修繕將配合南中軸地區規劃展開。

相關推薦
  • 北京一半老字號線上直播“圈粉” 非遺傳承人玩嗨了
  • 第十一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公佈三單元初選入圍名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