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抓好规划,重点落实项目,制订相应定措施,依托本地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农村建设项目。打造农业物联网综合平台,实现农业数据信息化; 利用自动化技术推动农业种植现代化、智能化;建设生态园提高产能,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挖掘民俗文化、山水风景,推动乡村旅游。农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

1、发展生态农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种植、机械化生产、数据化采集、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振兴农村发展的潮流,相应配套的技术人才培养、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道路交通、互联网络、物流运输也在迅速的跟进。不施农药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成为热销的产品,发展生态农业,前景不可限量。

2、 推进智慧农业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科技应运日益扩大,机械化、自动化运作随处可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已走上前台,自动滴灌、无人机、智能温控、远程数据采集、农机一体化服务等自动化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农业种植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示范,智慧农业得到了推进。

3、发展特色旅游

集“游、购、娱、吃、住、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越来越成为人们节假日出行的首选之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从过去的走马观花成为休闲娱乐,农村清净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独特的小吃成为都市人旅游的必选之地。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之路。

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拓宽发展思路,培养有用人才,同时依靠广大村民,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创造性,齐心合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