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掌財經/王新榮

5月2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較上日收盤跌超250點,最低報6.3582;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最低至6.3537,日內跌超百點。今日中間價大幅下調277點至6.3670。創1月25日以來新低。

4月18日以來,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2764開始震盪走低,26日收盤已重回6.33關口,創3月23日以來新低。離岸匯率的波動更大,23日單日大跌300基點,爲3月22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26日進一步跌破6.33關口,創一個多月以來的新低。

從中間價來看,26日大幅下調217基點至6.3283,爲3月21日以來新低。過去7個交易日中,中間價有6日均爲貶值狀態,23日、24日、26日的降幅分別高達137基點、195基點、217基點,過去7日累計下調512基點。

業內人士認爲,此次人民幣匯率下跌,主要是受美元反彈的影響。

17日以來,隨着美國債券市場持續下跌、國債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元啓動一波明顯升值行情,美元指數從89.43連續拉漲5個交易日越過90關口,休整一日後成功突破91關口,並直奔91.3上方,刷新2月以來新高,7個交易日漲幅超過1.8%。

經過此波大漲,美元指數脫離了1月下旬以來的震盪區間。此前3個月,美元指數整體圍繞89-90.4區間上下震盪。

在近半年震盪下跌後,美元多頭正在從不斷上行的美債利率處找回信心。4月初開始,10年期美債收益率悄然走高,中旬以來加速上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勢如破竹地衝上3%關口。

市場人士認爲,美國債券收益率的快速上升,背後反映了經濟基本面向好、通脹升溫的預期,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行動可能加快。

4月30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人民幣穩定基調未變。

最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一波調整行情,引起了海內外關於中國貨幣政策走向的高度關注。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微觀主體活力增加、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及質量效益不斷提高。與此同時,隨着中國產品競爭力的提高以及與世界經濟融合程度的加深,人民幣國際化也加速推進。在此背景下,儘管目前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升溫,但中國既不打算、也沒必要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尋求所謂的“出口優勢”。因此,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雙向波動的基調不會改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