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昨天,21国38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齐聚寿宁,传播寿宁好故事……

编者按:昨日,由中新社福建分社邀请的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名海外华文媒体嘉宾走进我县下党、南阳、犀溪等乡镇,用笔触和镜头展现寿宁发展新变化、新风貌、新气象。先来看记者报道——

38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寿宁传播好故事

寿宁新闻网讯 吴通华11月15日,由中新社福建分社邀请的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名海外华文媒体嘉宾走进我县下党、南阳、犀溪等乡镇,用笔触和镜头展现寿宁发展新变化、新风貌、新气象。

当日,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难忘下党”主题馆、鸾峰桥、扶贫定制茶园“梦之乡”茶厂、南阳镇张天福生态茶场、福建金旺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犀溪镇“千年名村”西浦村等,观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演出。

听讲解、看图片、观实物,在下党乡“难忘下党”主题馆和鸾峰桥上,采访团一行观看了习总书记三进下党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记忆,重温习总书记为民爱民的深切情怀。在“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张天福有机茶基地茶园、福建金旺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采访团一行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就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产品特色等方面做了了解。

“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采访团一行对西浦村的自然环境赞不绝口。在状元祠,他们观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演出。“有一种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感觉,演员们很年轻,唱腔非常标准。”“表演自然融和,身段了得,历史上唱词都是用普通话吗?”……中新社福建分社领导,采访团记者们聚焦珍稀剧种“北路戏”,发表感言,对北路戏的表演连连叫好,给予高度的评价。

寿宁北路戏

受县委书记汤孔忠委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成慧出席欢迎晚宴并致辞。张成慧代表县委、县政府和28万老区人民,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寿宁发展的海外华人华侨朋友们致以崇高敬意!向筹办这次采访活动的中新社福建分社的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张成慧在致辞中介绍了寿宁县情特殊及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融入市委“一二三”发展战略和大力实施新型城镇、产业培优、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四大中心任务”等工作情况。他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嘉宾用镜头和笔触,网络和视角,多维度传播寿宁好故事,展现这里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当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传洪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雷春雄分别陪同参加相关走访考察活动。

截止目前,

部分媒体已经刊发相关报道——

1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集体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福建宁德下党乡合影留念。

【一带一路全球访谈录】

下党乡凝聚并散发着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摆脱贫困”的中国梦

其精神需要向海外传播

——21国38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走进福建宁德下党乡

【一带一路通讯社 新闻观察员 鹤霖 福建宁德下党乡综合报道】11月15日,由中新社福建分社主办的“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福建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聚焦精准扶贫成效与经验,感受乡村新面貌。红枫林传媒集团一带一路通讯社作为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成员之一,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亲身关心并“三进下党”所在地——中国大地上“脱贫致富的典范之乡”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亲身参观并聆听了许多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政地方的故事,通过今昔对比,感叹良多,从“下党乡的生动故事”中,领略出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普通党员、基层干部,在年轻的时候为政一方热土,创导“摆脱贫困”的执政理念的远见卓识与领导才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中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完成“精准扶贫”的大政方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党乡”奠基并扶持的“脱贫致富”的中国梦,的确因地制宜地勾画出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

加拿大红枫林传媒集团一带一路通讯社副总编辑王群,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的发展其实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党的脱贫致富经验值得我们外媒向全世界宣传、推广”。

图为:福建宁德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在接受海外华文媒体联合采访。

在采访中,作为如今第九任下党乡党委书记,他深深感觉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主政宁德的领路人,对下党乡的无微不至地关注与关心爱护,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人民的热爱,尤其是对中国农民如何能真正“摆脱贫困”的高瞻远瞩的执政理念的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主政福建时,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践行,下党村今日的发展与未来的前途,将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一切从人民出发的执政理念,正是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贡献”。

在采访现场见到宁德下党乡年轻的女乡长项忠红,她认为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次来到下党乡的指示精神,将乡党委带来农民共同脱贫致富的政策方针,落实到实处是对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与切实基层工作,大家充满信心。她告诉记者“下党的味道,学习的地方”——是下党乡永远的责任荣耀与使命担当。

2

作为第一批海外华文媒体记者,11月15日荷兰一网记者黄锦鸿和采访团一行,来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并“三进下党”所在地——中国大地上“脱贫致富的典范之乡”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参观了目前尚简陋的展览馆,并聆听了当年亲身经历习近平“三进下党“的退休干部、原下党乡党委副书记刘明华讲述的许多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地方的感人故事,观看了图片实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宁德地委书记和福建省委副书记在任期间,三度深入上党访贫问苦,召开办公会议,把扶贫工作精准落到实处的故事,历历在目,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的成员都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从寿宁县城到下党乡,走了一段必须换用小巴,因为公路不允许大巴通过。现在走很好的公路也要三个小时,但是,九十年代初,这里还没有像样的公路!

寿宁县下党乡,曾经是中国贫困乡村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当地的贫穷落后和封闭作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当年参加接待的刘明华说,三进下党,分别是1989年7月19日,1989年7月26日和1996年8月7日。第二次去,和第一次相隔只有7天,是因为下党出现了灾情。非常凑巧,第三次下党之行相隔了7年,而三进下党都发生在星期三。这7年时间,下党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延续至今,正在让下党从一个落后闭塞的山村,成为一个脱贫致富的典型,成为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下党乡的故事”中,采访团成员领略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普通党员、基层干部,年轻的习近平为政一方,创导“摆脱贫困”的执政理念的远见卓识与领导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中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完成“精准扶贫”的大政方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党建立并扶持的“脱贫致富”的中国梦,的确因地制宜地勾画出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

展览中有很多珍贵的实物和图片,鉴于可以理解的理由,未能一一向读者呈现,有待读者亲自前往亲身领略。

关于上党乡这次非常有意义的采访,将会有更加详细的报告。

今天,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还参观和考察了多个地方,包括张天福生态茶场、金旺达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千年名村西埔村,在一个古老祠堂的小舞台上欣赏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的两个折子戏。当天小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采访团成员被当地美丽的景色吸引,流连忘返。

寿宁县县长张成慧表示,相信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能实地感受寿宁丰富多彩的山水人文,追寻和中国发展同步的寿宁脚步,见证摆脱贫困的寿宁变迁,对于讲好“寿宁故事”、“下党故事”,传播“寿宁好声音”,推动寿宁加快发展,绿色崛起,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3

(阿根廷华人网11月15日 福建宁德讯/黄东)11月15日,在由中新社福建分社主办的“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主题采访活动中,阿根廷华人网同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家海外华文媒体一同走进了千年名村-位于福建宁德寿宁县的西浦村,参观了该村的历史文化遗迹,并欣赏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地方戏“北路戏”。

位于福建寿宁县犀溪镇中部的西浦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凤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南宋御赐状元缪蟾的故乡;历朝历代缪氏家族还涌现出18名进士,为全国少有,被誉为“状元故里,进士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在这里传承久远,状元坊、缪氏宗祠、冯梦龙遗迹以及元朝壁画等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古文物保存完美,近2000米的河道上横跨永安桥、福寿桥等各种形式桥梁15多座,古柳、古桥古民居构成一幅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画卷,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式村庄”、“历史文明村”、“海西十佳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最有魅力体闲乡村”、“全国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镇”、“福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宁德市十佳旅游特色乡村”等荣誉称号,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质和价值。寿宁县将西浦生态旅游列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古建展示、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科普等主要元素,致力打造“廊桥水乡、状元故里”品牌。

北路戏原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一种稀有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仅存于福建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作为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传统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

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

作为福建具有影响的珍稀剧种之一,北路戏有着极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6月,北路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还参访了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多次到访并关心过的下党乡、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张天福有机茶基地茶园、福建金旺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地,就精准扶贫、人文历史、生态农业等方面做了了解。

寿宁县县长张成慧表示:相信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能实地感受寿宁丰富多彩的山水人文,追寻行进中国的寿宁脚步,见证摆脱贫困的寿宁变迁,对于讲好“寿宁故事”、“下党故事”,传播“寿宁好声音”,推动寿宁加快发展绿色崛起,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是中国第二大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40年来,福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福建正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在此背景下,中新社福建分社邀请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于13日至24日在福建宁德市、莆田市、漳州市三地举办“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主题采访活动,希望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镜头和笔触展现福建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风貌。

(本文系阿根廷华人网记者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4

一程古道廊桥,长留岁月绝响。

一曲北路遗韵,颌盒甘茗清香。

11月15日,“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采风团来到了被一代文豪冯梦龙誉为翠微之境的八闽边邑一一寿宁。这是一方福地,好听的名字里寄寓着吉祥与美好:福寿且宁……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格局成就了“天然氧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润气候,让寿宁坐拥“八闽夏都”的美誉。放眼1424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水环抱,峰峦秀美……

1989年的寿宁县下党乡,依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时任宁德地位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从荆棘丛生的山路上不辞辛劳步行到下党,并在下党村口的鸾峰桥上,因陋就简现场办公,解当地发展和民生之难。下党人民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大力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居弱图强,感恩奋进,以干得助,久久为功。

今日下党,产业格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环境更加清新,人文风貌更加和谐。人们在这里惬意地生活,并以昂扬的创造力实践着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梦想。

寿宁,这片广袤的大地,日照充沛,土质肥沃,土地里面富含硒锌元素,有58.2万亩富硒和68.8万亩富锌土壤,且硒锌双素共生,全国少有。层叠错落的山地梯田孕育出锌硒大米、高山茶、晚熟锌葡萄、高山锌橙等多种生态硒锌农产品。

在寿宁这块土地上,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产茶重点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花菇之乡”的独特魅力!

5

6

7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团结网、阿根廷华人网、华人头条、一网荷兰、一带一路通讯等媒体)

主编 | 范建桃  编辑 | 刘守芳  校对 | 林春玲

觉得不错,请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