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珍河》2018年作品

《紅色之路》2007年作品

《鵝 教子》2009年作品

11月17日,由華夏文化促進會主辦、四川美術學院承辦的美麗中國·詩意山川暨彭常安先生風景油畫展在全國政協禮堂開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的時代主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

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範玉剛教授認爲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基本方略,文藝工作者要踐行十九大提出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抒寫美麗中國中堅定和弘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捍衛國家文化安全最持久的戰略方針,在全球化視野下構建中華文化的智慧爲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傳播中華文化向善向正向上的理念,爲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需要有好的文藝作品來展示。

著名書法家何學森教授認爲藝術要爲新時代服務,藝術要爲人民服務、藝術更需要正氣來涵養,如春風化育,如時雨化之。堅決抵制腐朽落後文化的侵蝕,用人民能讀的懂的語言,用羣衆的語言讓向善、向正、向上的藝術作品如春風化育般的“飛入尋常百姓家”。《海內與海外》雜誌社朱小平認爲彭常安先生的風景油畫應用中西合璧的藝術手法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謳歌了時代的主題。

文化學者王兆雷認爲: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美麗中國、鄉村振興”戰略中要落到實處,同心同德、形成共識。“美麗中國、鄉村振興”的建設是一件久久爲功,久久爲善的事業。

文以載道秉承了中華文化的歷史精神和文化精神,文藝如果缺乏弘揚正義與正氣的創作理念,這種文藝是沒有社會價值的的文藝作品,文藝創作如果脫離以人民爲中心這個主題,文藝就沒有羣衆基礎,就會走向自娛自樂的地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與任務,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爲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著名油畫藝術家彭常安老師做了《淺論“美麗中國”與“鄉村振興”的藝術創作導向》的文藝評論。文中談論到:中國傳統的國畫秉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大羣,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西方油畫也強調自然之美。由此可見,中西文化與藝術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獨特的一面,這種獨特性就是藝術的價值所在。作爲風景油畫藝術家,應該秉承“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創作理念,在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理念,謳歌祖國,謳歌人民。

責任編輯:馬蓉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