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家风征文】我们的家风 互敬相促 努力求知——高雁

近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奈曼旗纪委监委在旗直各机关单位开展“廉洁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旗直各机关单位全体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家庭为主体,以树立廉洁家风为主题,共征集家风故事征文47篇,诵读参与家庭33个。 近期,将对优秀作品择优播放、展示。

互敬相促 努力求知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风是:互敬相促,努力求知。我的父母如今都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他们的家风精神影响了我们家族一代又一代,下面,我就说一说我们的家风故事。

我的父亲母亲,生在旧社会,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都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尽管学习都很好,也只能中途被迫辍学。

父母成婚后,他俩下定决心,他们的子女不管男孩女孩,只要孩子们愿意读书,就一定让他(她)们读下去,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她)们上学。

从每个孩子咿呀学语开始,特别是母亲,就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寓教于乐,开展兴趣教育,诸如:在硬纸壳上画上图案做成卡片,分别写上阿拉伯数字、拼音字母、小九九歌、常用的汉字等,让我们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循序渐进。

那时候,我们村没通电,点煤油灯,时间长了太熏人,一般晚上七八点钟就躺在炕上了,我父母利用这个时间,给我们讲故事,集中我们的精神,随之让我们背小九九歌,用拼音拼拼汉字,口算简单的加减乘除,口头组合汉字,汉字注拼音等。

父母用这些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姐弟的学习兴趣,每天刚躺在炕上,我们就督促大人给我们出题目,我们都抢着回答。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变化,各种知识面也随之增加,有时父母还让我们大的带小的,互学相促,当好“小老师”。

那个时候,我们所在村,根本没有幼儿园、学前班,在我们姐弟五个上学之前,父母都把小学一年级语文、算数教完了,给我们打下了好的学习基础,别的孩子刚上学,发下的书,连倒正还不知道,我们没等老师教,基本全会了,老师喜爱我们,我们学习也轻松愉快。

说来也真怪了,无论小学、初中、高中,我们姐弟五个,大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个人都被评为“三好学习”、“优秀班干部”,各种小奖状,谁也没少拿回家。

在我们上小学、初中期间,对于我们的学习作业,父母经常检查,把错的地方给改正过来,并叮嘱:“上课要注意听讲,有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请教,绝不能不懂装懂……”

父母的话,我们都牢记在心。

在相继长达20来年的学习中,我们没有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在当时的90年代,我们五个姐弟中就有两个考上了大学,一个考上了中专,两个一中高中毕业,由农村户口一律转入城镇户口。

我们尝到了有知识的甜头,个个都学父母的样儿,严格教育自己的子女,认真读书,好好做人。

父母的心血,真的没有白流,在高家的第三代7个孙辈中,陆续都考入了大学,有的考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有的在中国海洋大学硕博连读,有的考入山西大学等等,目前已有三个大学毕业在省外城市参加了工作。

我大学毕业后,入了党,目前在水务局做党务工作,还被通辽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旗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妇联干部”、“全旗党委办公系统信息工作优秀工作者”,2016年被当选为旗十二届党代表。女儿现在在中国海洋大学读博二,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建设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工作。

高家几十年如一日,秉承长辈与晚辈之间、晚辈与长辈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小敬老,老爱小。我们五个姐弟,四个都已年过半百,从小到大,父母别说打骂过谁,就连大声批评过哪个都没有,在我们五个人身上,如果谁有了错,都是旁敲侧击,指出如发展下去的危害,虽没正面指出,可也受到了教育,给我们留下了尊严。

2015年,我们家被旗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评为首届“最美家庭”,被市里评为“书香之家”提名奖,父亲多次被街道、旗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孝行天下》小报主编邱淑坤对我父亲还做过专题报道。

父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要经常对照这面“镜子”照一照,自觉找出自己的不足,把高家“互敬相促,努力求知”的良好家风,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高雁,大学毕业,目前在水务局做党务工作已16年,2016年被通辽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奈曼旗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妇联干部”、“全旗党委办公系统信息工作优秀工作者”,2016年当选为旗十二届党代表。爱人在奈曼旗结核病防治所工作。求知的家风培养了优秀的子女,现在女儿在中国海洋大学读博二,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建设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工作。

来源:清风奈曼

编辑:张庆英

审核:王爱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