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透明如同玻璃一般,能直接看到身體裏的魚鰾,眼睛還特別明亮……11月15日,市民楊大爺稱在一畝泉河抓到一條“玻璃魚”。

  據楊大爺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一畝泉河水位下降明顯,而今幾乎快要見底了。14日上午,在一畝泉河樂凱大街橋附近,他在抓魚時發現了這條透明的魚。“河水中,常見的鯽魚非常多,還有很多泥鰍,甚至還發現了一條鯰魚。不過,這條透明的魚還是吸引了我。”楊大爺稱,這條魚就在水面上游來游去,速度不快,所以被他用網抓住,“以前在這條河裏,幾乎沒見過這種魚,聽說前一段時間南水北調放水,是不是南方的魚過來了?”

  記者在楊大爺的瓶中看到,這條小魚大約長10釐米,約小手指頭粗細,渾身呈透明狀,能看到腹部的魚鰾,還有一些極小的黑色斑點。此外,這條魚的頭部有些許黃色的斑點,眼睛特別明亮,遊動的速度不快。

  對此,河北農業大學動科學院教授高明稱,這種魚是銀魚,以浮游動物爲食,亦喫小蝦及幼魚。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其產於長江口,俗稱面丈魚、炮仗魚、帥魚、麪條魚、冰魚、玻璃魚等。以瓦埠湖銀魚爲代表,早在明代時與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2012年北方各漁業部門加大對銀魚的重視,採取措施從太湖引進銀魚,如今河北各大水庫和大型湖泊均有。

  本平臺爲新銳媒體機構,影響全國億萬用戶,歡迎通過私信留言或郵件([email protected])方式提供新聞線索與商業合作。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編輯:佳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