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县域传媒

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2019年11月,一段被称为“灵魂砍价”的中国医保局专家与外资药企的谈判视频刷屏了社交媒体。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喻明医生也凭借“灵魂”砍价中的这一新型降糖药物在患者中的应用,在“汲思计划”病例演讲擂台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喻明医生

“用最通俗的语言将深奥的糖尿病医学知识介绍给广大糖尿病患者是每一位内分泌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治病更要教患者防病。”喻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2019年,由于科室发展需要,喻明由一名临床一线的医生“退居二线”做起患教管理,在她看来现在的工作更充实,患者可以花更少的钱过更有质量的生活。

“糖尿病患者不是缺乏营养,而是缺乏营养知识”

喻明,2006年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从事临床工作。“当时觉得自己是女生,比较喜欢思考和钻研,而女生的特点也是心细,更符合内分泌这一学科。还有一点,我父亲也是一名‘老糖友’,我有一半时间是跟糖尿患者群体打交道。”满怀对专业的热爱,喻明从此和内分泌结下了不解之缘。

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创建于1999年,经十余年努力,2013年创建成为长沙市重点医学专科。“县医院内分泌科分科不像大医院那样亚专业分得很细,医生更多的是做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和治疗,所以每位医生接诊的患者比较多,每个月从我手上出院的患者就有60多个。”工作久了,喻明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他们并不是缺乏营养,而是缺营养知识”。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以普及知识、提升素养为原则,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为第一任务。在喻明看来,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医护工作不应该局限于在医院给患者治病,也不应该局限于手术室或是病房,重要的是教会更多人如何预防疾病守护健康。

2019年,由于科室发展需要,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决定需要一位医生专门负责患者教育、专门带教学生和院内血糖管理,喻明主动请缨接令。

说起患教科普,喻明告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早在2006年开始就长期坚持开展免费的糖尿病教育工作,每周定期两次在科室进行糖尿病知识讲课,院内院外患者都可以参与。从2014年开始,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举办大型的健康大讲堂,吸引全市病友参与。除此之外,还经常深入基层、社区进行义诊及讲座,以多种形式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过去的科普比较松散,现在专人负责更成体系和规模。不仅方便了患者,对科室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喻明说,医生讲科普的意义主要在于更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在临床上管理一部分患者,很多实际的例子会更有针对性。“通过健康宣教,我希望让老百姓们了解,很多慢病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如果课程设计得好,患者接受程度好,对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喻明说。

10多年的内分泌科诊治经验,对喻明来说从事患教科普工作还不够。所以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在2012年获得高级营养师资格证,2019年获得健康管理师资格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她在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过去患者教育可能是在住院或出院的时候唠叨10-20分钟,讲的很笼统、很快,患者接受起很困难。而现在我们的课程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按照饮食、运动等专题设计,而且每个专题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讲解。内容时常更新,图文并茂,在加上详细的专业讲解,每时每刻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患者的接受度也有明显的升高,效果会更加显著。”喻明如是说。

每次目送着自己的病患康复离开,喻明总会说出那句祝福的话——“回去后注意饮食多运动,再见,再也不见。”

在做子女和父母角色上,很不“称职”

“对待慢病患者工作除了需要技巧,更需要爱心和细心。所以内分泌科的医生都很温柔。”喻明这样评价自己的同事,其实这句话更适合她自己。和喻明聊天,能感受到她的声音很甜美,说话也很慢,力求她嘱托的每一句话都能声声入耳,句句在心。一个新疆妹子为何会跑到湖南?聊起她的个人生活,喻明说,她是湖南媳妇,也是“双医家庭”。

披上白大褂,拿上听诊器和签字笔,早上7点30分起,喻明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多年来,和他在同一家医院并肩前行的,还有他的爱人刘苗。

喻明的老公也是浏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普通医生。双职工医生家庭的组合模式,也注定了孩子比较“可怜”。“在做子女和父母角色上,我们都做得很不称职。”喻明直言,因为工作繁忙、定期值夜班和不定期的临时加班,孩子的作业检查、辅导班接送、周末时光的陪伴全权由老人“代办”,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他出去玩耍。

“查房、讨论病例、看病人、制订治疗方案、签署各种同意书、会诊……我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早上八点到科室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几乎没有准时下过班,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休息日,只要医院有需要,患者有紧急情况,就立刻放下手中事情赶回医院。”喻明说,父母对我们的工作非常理解,会积极帮忙照看家里的起居饮食,他们的支持是我们安心工作的前提,所以对待双方的父母,我们能说的只有感恩。

“多传播灌输正能量、让儿子觉得医学是门有趣、神秘、有价值的学科。”喻明举例道,她会给儿子讲今天公益讲座来了多少人,有一位70岁的老奶奶按照她的饮食食谱血糖一直维持得很好,平时也会教导儿子注意一些常见病、流行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作为医生,你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喻明回答得很直接:不鼓励,也不排斥,完全看他个人兴趣。“现在各行各业都很辛苦,不仅是医生。我们只会传达给他父母工作很辛苦,他如果现在不努力,以后就会吃其他方面的苦。只要是他自己选择的,有利于社会又能养活自己的就可以。”喻明说。

说起自己的父亲,喻明说,对待父亲比对待患者更加严苛,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父亲十四五年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而且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出现。“所有糖尿病患者是最需要自律的患者群体之一。自律能让他们花更少的钱,过更有质量的生活。”喻明说,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 1-2 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每周至少运动 150 分钟,而且运动强度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要选择自己合适的体育锻炼,否则运动就有可能带来其他的损伤,得不偿失……

在医院工作的10余年的经历,喻明明显感觉到科室的发展和变化。“刚来医院时,除了心血管科,内科很多科室都是叠加在一起的。2012年随着诊疗需求的提升,开始分科,由当时的6个内科细分到了十几个科室。”

科室分工更细了,所以对待的患者就越精,需要思维更活跃更开阔,行动力更强,这样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有了6年的临床工作,顺利的成为主治医师后,喻明就想“出去看看”,因此主动申请去外院学习,这一去,就去了素有“北协和、南湘雅”的之称的湘雅附二医院学习。

浏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与周智广(居中)教授合影

2014年至2015年在湘雅附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这一年的深造对喻明认识内分泌科尤为重要。“过去我对内分泌科的认识是懵懂的,主要局限于糖尿病、甲亢、甲减这些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进修期间,看到了很多县级医院一年甚至几年都见不到的病例,从湘雅内分泌科4个病区转轮转完后,彻底打开了我对内分泌科的一个全新认识,明白了哪些病症属于自己的业务范畴。”喻明说。

希望高危人群不会成为疾病人群

“如果仅仅从临床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病情程度而言,内分泌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当中算是干净、轻松的。但现在的医学不仅要满足临床的工作,还要求每位医生做得更多。……”喻明说。

“早晨7:30上班,8:00-9:00查房,9:00-9:30学生带教问诊,10:00-12:00院内血糖管理……”

“糖炒栗子怎么可以吃呢?”

“是呀,我怎么可以吃呢,医生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只吃了1个,哈哈哈哈……”

“儿子的大学生活怎么样啦?”

“不要和先生较劲,谁都不容易,要学会理解,严格控制您的饮食,是他对您的关爱。”

喻明接过一位患者递过来的病例,一边低头翻看,一边与患者拉着家常。这种以拉家常形式的问诊开场,总能让患者满面地微笑回应。

为什么现在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糖尿病真是吃出来的病。”喻明感慨,在六七十年代,在全国都很难找到“三高”,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物质条件差,大家营养都处于不足的状态,即使吃饱了,也完全可以通过体力劳动消耗掉。而现在的生活好了,每天都像在过年,吃的特别好,运动也越来越少了。

“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与几年前相比,发病年龄提前了十几岁。几岁、十几岁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也不在少数。”喻明说,现在儿童及青壮年人群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除了有糖尿病家族史,后天的营养过剩、活动量少、肥胖这几类因素也有相当大的原因,所以预防才是关键。

喻明(左一)在带教学生

“防大于治,治很重要,但是防更重要。这样不但可以为国家节省很多医疗资源,也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喻明表示,糖尿病作为一个终身性的慢病,虽然有一定遗传性,但如果我们如果能将发病的高危人群控制好,教育好,那么这部分高危人群可能永远也不会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我自己其实也是一个高危人群,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和努力,能够帮助和我一样的这部分高危人群,一直都只在高危人群这个状态,而不要成为糖尿病患病人群。”

在谈话中,她多次提到“患者把病治好了,身体的不适有了好转,可以继续享受美好生活”,她就会很开心,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成就感,就是她坚持不懈的动力和理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她永远的追求,愿她的脸上永远都有这样和煦、单纯、美丽的笑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