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禁中华田园犬引发“土洋之辩”,质疑之前不妨多些理性

近日,全国多地开展对不文明养犬的整治行动,并纷纷出台“史上最严”养犬条例。有的严格限制遛狗时间;有的出台禁养名单;有的规定犬只须由成年人牵领出户,并对牵犬绳的长度也作出规范;还有的规定严惩无证养犬等行为,最高可罚万元……

如此密集的治理举措,又将狗狗毫无意外地送上了热搜。舆论之中,不乏许多质疑声,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为中华田园犬叫屈。

中华田园犬被成都、杭州等地列入禁养目录,引发不少“土狗”热爱者的不解: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犬,为什么要被禁?有人甚至搬出了“土洋之辩”:自己国家的狗不支持,国外的狗反倒支持……虽然已有驯养师表示,土狗未经严格选育,基因不太稳定,可能这只土狗很温顺,但它的后代未必还会像亲本一样温驯。但很明显,这并未打消有些人的顾虑。

多地禁中华田园犬引发“土洋之辩”,质疑之前不妨多些理性

抛开“土洋之辩”暂且不论,首先需要达成共识的是,到底要不要“规范养犬”。这年头,狗患已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很多矛盾的激发点。比如,小区道路遍地“雷”,半夜犬吠不能寐,四处遛狗不拴绳……更有甚者,因狗而起的打人伤人事件,已然危害到公共安全。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前10个月,全国范围犬类伤人事件已发生7700多起。规范养犬,显然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为之的课题。

也许有人会说,管是一回事,怎么管又是另一回事。确实如此。但是,从一个“散养”“任养”时代,切换到“规范养犬”时代,无论是治理机构,还是养犬人,以至于全社会,都必然会经历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

平心而论,新出台的种种治理规范,究竟有没有不合理之处,有没有成效,必然不是一拍脑门儿就能看出来的。我们当然希望治理方案尽善尽美,最大限度凝聚公约数;但也呼唤各方都怀有一份理性,允许政策不断探索优化。对于中华田园犬能不能养、该怎么养的问题,也是如此。

多地禁中华田园犬引发“土洋之辩”,质疑之前不妨多些理性

放眼望去,德国、日本等国对养狗的法律规定不仅详尽,而且相当严苛。有的甚至对养狗人要进行养前培训,还得给狗买保险,并规定须终生养护,若随意遗弃会受到高额罚款。至于出门遛狗时拴绳、清理粪便等,更是最基本的约束。许多人都曾被西方电影中人与狗的温情故事所打动,殊不知其背后支撑的正是大量约束公民养狗行为的规则。

规则是限制,也是保护。如今,围绕狗的纠纷已然愈演愈烈,产生了严重的对立分化情绪。试想,如若养犬方式继续处于一种半野蛮状态,那么此种情绪必会更加激烈。长此以往,受到最大伤害的,必然是无力表达,又不懂人类规则的狗狗。难道我们真的要将人类最好的朋友,置于如此境地么?这个问题,最需以实际行动作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