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今日早盘,恒指高开0.99%后快速冲高,涨幅一度超过2%,之后震荡回落,截至收盘涨1.53%,报24602.06点;国企指数涨1.24%,红筹指数涨0.76%。外盘方面,欧洲主要股指开盘普涨,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45%,德国DAX指数涨0.59%,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71%。

  此前收盘的亚太股市有所分化,日经225指数涨1.05%,韩国KOSPI指数跌0.54%,澳大利亚普通股涨1.3%,台湾加权指数涨1.03%,A股方面,沪指跌0.02%,深成指跌0.29%,创业板指跌1.05%。

  软件板块呈现细价股和权重股齐飞的行情,威讯控股涨32.31%,恒腾网络、俊盟国际等涨超10%,腾讯涨4.02%创两年多以来新高,阿里巴巴涨2.74%,中金预计腾讯首季度业绩将超预期,预计收入将按年增长20%至1,025亿元人民币,好于一致预期1.3%,升目标价至403港元,但是花旗、瑞信大幅看衰。

  博彩股亦有不错表现,金沙中国涨3.38%,新濠国际发展、澳博控股、永利澳门涨超1%,永利澳门发布公告,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控股股东Wynn Resorts于澳门业务经营收益总计4.89亿美元,同比减少60.9%。澳门业务经调整后的物业EBITDA总计2938.4万美元,同比减少92.4%。

  航空股全线翻红,美兰空港涨2.42%,北京首都机场、南航、东航、国航、国泰航空纷纷跟涨。大和发表研究报告指,根据几家本地媒体报导,国泰航空计划重组其航空公司品牌并削减人员成本,但尚未进行官方公布,而国泰发言人表示将采取任何措施。该行维持其「持有」评级。

  “烘焙第一股”克里斯汀收盘大涨361.54%,盘中最高涨幅达500%。公司去年营收5.49亿元,相较上年6.64亿元同比减少约17.34%;全年亏损2.07亿元,相较上年亏损2.32亿元同比减少约10.98%,已经连续7年亏损,同时自2014年下半年起开启“关店潮”,去年净减少了110家门店。

  广发证券:港股真的迎来配售潮了吗? 5月波动或增加

  近期投资者较为关心配售、CB发行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我们历史复盘、案例分析的维度出发,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港股是否具备迎来“配售潮”的条件?(2)即使后续出现“配售潮”,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如何?我们的主要的结论如下:

  第一,相比疫情下“遇冷”的IPO,港股配股、可转债(CB)等再融资的发行在疫情下遭受的整体冲击相对更小,但远非火爆。和往年相比,信息技术配股公司占比提升,多以小市值公司为主;从个股来看,不乏部分前期表现强势个股配售。

  第二,自上而下来看,当前港股市场不具备形成“配售潮”的条件。在当前经济疲弱、盈利下行、估值偏低的市场环境下,加上对折价配售的限制政策,上市公司配售的意愿偏低,使得2020年出现“配售潮”的概率偏低,对市场走势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自下而上层面,即使港股配售增加,也并不能决定股价趋势。我们认为,配股固然会造成股票供给量的突然增加,但公司股价走势更多还是有赖于盈利、估值、风险偏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逢配股必跌”的陈词滥调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此外,“先旧股后新股”方式的减少、高位配售占比偏低,可能也意味着配售对股价冲击的减弱。

  投资策略:5月份港股市场可能迎来更多波动,但估值回调后配置价值仍较为突出。欧美复工后的疫情长尾风险仍然存在,加上低油价影响,需要关注因债务违约“压力测试”、经济衰退和盈利下修带来的海外波动风险。在美股动态PE估值快速修复至历史上限之后,我们认为其将从“快跌快涨”的模式转入“绵绵细雨”,或对港股产生阶段性干扰。但港股极低的估值已隐含了海外“危机模式”和基本面下行的悲观情景,经历暴跌之后伴随利多因素的“积少成多”,若出现估值回调后则无必要过度悲观。

  行业配置继续关注“低估值、低波动、稀缺性”三条主线:(1)对于长期资金而言,港股高股息是一个极佳的配置方向(银行、地产);(2)疫情“低敏感”的医药、必需消费“抱团”效应有望继续,但估值的压制使得精选个股的重要性抬升;(3)个股层面,优质“稀缺资产”是长期不变的投资主题,Q2我们建议关注中概回归预期增强下的软件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